“‘執行110’,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我找到唐某飛,你們都會來嗎?” 申請執行人何某通過電話問“執行110”干警。
“會的,我們的電話24小時開機,找到失信被執行人、順利結案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執行110”干警堅定地說。
3月14日凌晨1時許,睡夢中的“執行110”干警小楊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吵醒,睜開惺忪的睡眼,摸到放在枕邊的手機,定睛一看,原來是申請執行人何某打來的。
“楊警官,我‘約’到唐某飛了,你們快來!”電話那頭,何某焦急地說。
“好的,請提供具體位置,我們這就趕過來。”小楊答完掛斷電話,一邊穿衣服,一邊聯系同事,此刻的他睡意全無,趕著奔赴一場“約定”。
這是一起很簡單的借款合同糾紛。唐某飛為償還欠款和生活開支陸續向何某借款,何某則通過現金、轉賬等方式交付借款給唐某飛。經雙方結算,確認唐某飛差欠何某30余萬元。因多次催收借款未果,失望至極的何某將唐某飛訴至筠連縣法院。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執行法官依法向被執行人唐某飛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督促其履行還款義務,然而,被執行人唐某飛不僅不主動履行,還玩起了“失蹤”。根據申請執行人何某提供的執行線索,“執行110”干警多次尋找唐某飛下落,但是唐某飛總能提前察覺,致使每次行動都“撲空”,案件執行一度陷入僵局。
“站住!不要跑。”“執行110”干警驅車來到某賓館樓下,剛停好車就聽到前方巷子里有人在呼喊,于是趕緊跑過去。
一名男子神色慌張地迎面跑來,后面有人在追,“執行110”干警借著路燈看清此人正是唐某飛,身后追趕的人中有一個就是何某。于是,“執行110”干警上前對其進行攔截,唐某飛見狀往旁邊巷子逃跑,“執行110”干警三步并作兩步追了出去,不多遠,便成功將唐某飛抓住并戴上手銬。
“逃跑能解決問題嗎?”“借錢不還,信譽何在?”將被執行人唐某飛拘傳至法院已是凌晨2時許,調解室內,執行干警向被執行人唐某飛釋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和違反財產報告制度將面臨的嚴重后果,情理法交融,耐心釋法明理。經過3個多小時努力,最終促成被執行人唐某飛與申請執行人何某達成執行和解:唐某飛當場履行現金7.4萬元,一部iPhone 16手機作價0.7萬元抵給申請執行人何某,余下案款分期履行。
何某拿著案款走出法院已是凌晨6點,“執行110”“隨時待命、有警必出”的工作作風讓她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在一點點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