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法官耐心調解,讓我們有重歸于好的機會!"近日,四川省隆昌市法院胡家法庭收到當事人曾某某的致謝。一起劍拔弩張的離婚糾紛,在法官"擺龍門陣"式的溫情調解下,化作父母牽著孩子走出法庭的溫馨畫面。2025年以來,該庭調撤率達72.55%,用司法溫度切實守護這片土地。
溫情調解:從"各執一詞"到"破鏡重圓"
庭審前,法官注意到等候區兩名眼神清澈的少年-原告胡某與被告曾某某的兩個兒子。得知孩子因無人照料被帶到法庭,法官當即決定啟動"龍門陣"調解法:先讓夫妻回憶戀愛時的甜蜜、生育時的感動,再展示家庭教育告知書警示責任,最后采用"面對面交心+背靠背解結"的組合拳。當調解陷入僵局時,法官請來胡某母親共同疏導,發現女方因長期委屈而心寒。法官化身"傳聲筒",將胡某未說出口的期待轉達給曾某某:"作為丈夫,大度道歉才能解開心結。"三小時的拉家常式調解,讓曾某某紅著眼眶牽起妻子的手:"我改掉壞習慣,給家一個保障!"最終胡某撤訴,一家人挽手離開的身影,成了司法為民最生動的注腳。
守護成長:法庭上的"少年目光"
"孩子清澈的眼神是最好的調解指南針。"承辦法官姜露坦言,本案調解的關鍵在于捕捉到少年們張望父母時的忐忑。正如本案中,法官一句"想想孩子們今后喊'爸媽'時該看向誰",瞬間戳中父母內心最柔軟處。
踐行"楓橋":72.55%調撤率背后的司法溫度
2025年以來,胡家法庭交出一份暖心"成績單":調解案件72件,10余名當事人電話、微信致謝,這得益于"三階楓橋工作法":
預防階段:設立"握握手調解室",邀請邀請村社區干部、政府職能部門專業人員參與調解;
化解階段:運用"龍門陣五步調解法"(看眼神、嘮家常、算成本、繪藍圖、簽承諾);
鞏固階段:建立"百日回訪"機制,通過微信及時跟蹤履行情況。
從劍拔弩張到其樂融融,胡家法庭用"擺龍門陣"的智慧踐行“一線工作法”,將法律條文轉化為田間炕頭的家常話。不僅作定分止爭的裁判者,更是鄉村善治的‘黏合劑’。下一步,隆昌市法院胡家法庭將繼續加強創新舉措,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巴山蜀水間綻放新光彩。(虞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