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犍為,春光瀲滟。
嘉陽·桫欏湖旅游景區(qū)仿佛被撒下一地碎金,油菜花正值盛放期,將山野染成流動的金色海洋。
在這片耀眼的金黃中,一列蒸汽小火車正吐著白煙,緩緩穿行于層層疊疊的花田之間。
“嗚——”
汽笛長鳴,這列被譽為“工業(yè)革命活化石”的客運蒸汽小火車,不僅載著游客穿越金色花海,更開啟了一段獨特的法治之旅。3月25日,犍為縣法院石溪法庭的干警們登上這趟"開往春天的列車",將古樸的車廂變身成為移動的“法治課堂”。
“請大家看看窗外掠過的古桫欏樹,如果有人隨意砍伐、毀壞桫欏樹,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呢?”石溪法庭庭長李娟的開場白,立即吸引了全車游客的注意。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她手中的普法宣傳冊上,與窗外流動的金黃油菜花海交相輝映。
石溪法庭干警們巧妙結合《旅游法》《環(huán)境保護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guī),用生動案例代替枯燥法條,為大家講解“非法捕撈、毀林挖坡、濫砍濫伐等行為的危害及法律后果。李娟指著窗外掠過的古桫欏樹說:“這些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能存活至今,靠的就是每個人的自覺保護。” 來自成都的攝影愛好者王先生 一邊調整相機參數, 一邊感慨: “快門能定格美景, 法治才能守護美景。 這樣的普法既浪漫又實用。” 車廂里,普法折頁在游客手中傳遞。列車行至“段家灣”景點時,干警們還組織起"法治知識快問快答",游客們積極參與,歡笑聲與快門聲此起彼伏。 “我們特意選擇小火車作為普法陣地。”李娟說到,“景區(qū)是展示生態(tài)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社會知法守法,才能實現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雙贏。”夕陽西下,列車在金色的余暉中駛向終點,這趟開往春天的列車,不僅留下了美麗的影像,更播撒下了法治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