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揮人民法院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中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切實做到將非訴訟勞動爭議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4月2日,瀘州市勞動爭議工會法律服務站在瀘州市訴訟服務中心掛牌成立。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李堂兵,市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俊,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坤,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瑤出席揭牌儀式。
揭牌前,市總工會、市法院、市人社局三方共同會簽了瀘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裁審”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在法院設立工會法律服務站,是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實踐,也是深化“工會+人社+法院”多元解紛機制的有力創新。這一平臺的建立,標志著我市勞動人事爭議治理工作邁入法治化、專業化、協同化的新階段。
據介紹,該法律服務站由市總工會、市法院、市人社局三方共同設立,辦公場所設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配備站長一名,工作人員一名。主要開展有關勞動保障、工會工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法律咨詢以及勞動爭議調解、訴調對接等相關工作。法律服務站的工作目標是積極預防和妥善化解勞動關系領域重大風險,推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訴訟依法對接、多元化解,最終達到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維護勞動關系和諧與社會穩定 。
下一步,全市勞動人事爭議糾紛化解工作將以服務站為紐帶,重點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牢固樹立“職工至上”理念,聚焦工資拖欠、工傷賠償、勞動合同等高頻糾紛,暢通服務綠色通道,切實做到“職工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當好權益保障的“貼心人”。 構建起“多元共治”格局,法院強化對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人社部門充分發揮勞動監察職能和勞動爭議仲裁職能,工會積極組織專業律師、調解員隊伍駐點服務,三方協同做到“調解一案、規范一片、穩定一方”。 健全案件分流、跟蹤回訪、典型案例研判等制度,探索“線上+線下”雙軌服務模式等,以“機制創新”強品牌,爭做改革探索的“先行者”,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形成可復制的“瀘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