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肖燕會同宜賓市財政局一行到屏山法院龍華法庭實地調研法庭風貌改造工作。屏山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謝國剛及在家班子成員陪同調研。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龍華法庭基礎設施升級、文化陣地建設及司法服務優化等工作成效,對龍華法庭風貌改造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實地走訪看實效,調研組點贊法庭“硬核”升級
調研組一行首先參觀了龍華法庭庭院環境,對龍華法庭風貌改造前后整體外貌及庭院布置的對比情況做了深入了解。后法庭負責人蔣唯向調研組報告了法庭整改的重點工作及整改成效,并帶領調研組一行參觀了改造后的審判庭、訴訟服務專區、“牽牛花”家事調解室、“牽牛花”聯合調解工作室、辦公區、干警休息區等改造后的情況。調研組對改造后的功能分區、便民設施和信息化設備運行情況、審判環境、融合地域文化的法治長廊等特色改造亮點充滿贊譽,認為改造后的龍華法庭充分展現了基層法庭"小法庭大作為"的嶄新面貌。市財政局領導重點詢問了改造資金使用效益,對項目規范管理及資金精準投放表示認可。
專題匯報展成果,司法為民理念獲高度評價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龍華法庭副庭長蔣唯作專題匯報,系統介紹法庭風貌改造“三步走”戰略: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牽牛花法庭"文化品牌;二是立足群眾需求,構建"一站式"便民服務體系;三是強化科技賦能,推動智慧法庭深度應用。調研組指出,龍華法庭在有限條件下實現硬件設施提升、司法服務精細化轉型,充分彰顯了"小投入辦大事、舊空間煥新顏"的基層智慧,為全市法庭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凝心聚力再出發,譜寫司法為民新篇章
調研組強調,法庭風貌改造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抓手,要求屏山法院以此次調研為契機,持續深化三項工作:一要鞏固改造成效,健全長效管護機制;二要拓展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法治宣傳陣地;三要聚焦群眾期盼,推動司法服務提質增效。屏山法院院長謝國剛表示,將認真落實調研組指導意見,以"環境更優、服務更暖、效能更高"為目標,持續擦亮人民法庭"司法為民"窗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