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瀘州法院:融入綜治中心“大格局” 繪好社會治理“好楓景”

        來源:瀘州市人民法院 作者:楊宜林 發布時間:2025-04-03 17:37:14

        瀘州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運行工作的指導意見》,主動融入市委政法委領導下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大格局,指導各基層法院聚焦主責主業,積極投身市、區縣、街鎮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和運行,并將人民法院“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融入綜治中心工作,以司法之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推動司法職能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實效。

        整合司法調解力量 

        打造糾紛化解“新陣地”

        組織各區縣法院抽調司法力量進駐各區(縣)綜治中心,優化軟硬件設施、確定區域位置、明晰功能定位。通過風險甄別、一站式接收、多方面調處、全鏈條解決等方式和“先行調解+案件速裁”等模式,對民商事糾紛實行多元解紛。

        納溪區法院立足區域實際,聚焦群眾需求,積極融入納溪區黨委政法委主推的“多中心合一、一站式解紛”綜治新體系,在中心設置材料收轉、先行調解、司法確認、立案登記、司法救助等窗口,發揮好繁簡分流、快慢分道功能,共同構建全方位、全流程、全鏈條非訴解紛體系,將化解矛盾、定分止爭職能向糾紛源頭和前端延伸,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推動形成“非訴解紛在前、訴訟止爭在后”的多元過濾、解紛工作體系。

        1743673051341.png

        成立法答網線下實體站點——法答站,以“用實、用活、用好”的實際舉措,“勤挖、廣挖、深挖”法答網案例“富礦”,發揮好優秀司法案例在法治上的引導功能,架起司法為民的“連心橋”。入駐以來,通過先行調解解紛1578件,一審民商事案件數同比下降5.72%。

        發揮承上啟下功能

        筑牢糾紛化解“橋頭堡”

        以法律“三進”為支點,推進“瀘法麒麟·一鎮一法官”由“深”向“固”發展,持續做強“石榴籽”調解模式,與本地經濟發展相向而行、同頻共振。48個瀘法麒麟法官工作站、59個瀘法麒麟法官工作點在街鎮綜治點不斷與非訴解紛力量拓圈擴列,通過一個個解紛“橋頭堡”將“天理國法人情”有機融合,將專業的法律法規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能理解的常理常識常情,有效化解民族雜居地區村民之間糾紛,成效明顯。

        1743673071303.png

        瀘縣法院云龍法庭積極融入瀘縣云龍鎮綜治中心“1+4+1”工作格局,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互聯互通,推進和解、調解、仲裁、公證、行政裁決等多種解紛途徑共同發力,真正實現群眾“進一扇門,解萬般難”,切實將矛盾糾紛防范在小、化解于未訴。

        激發“總對總”訴調對接效果

        當好糾紛化解“排雷手”

        將人民法院“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融入各區(縣)綜治中心工作,擇選專人辦理“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依托人民法院線上調解平臺,與有關單位協同化解本領域、系統的行業性、專業性矛盾糾紛,促進綜治中心糾紛化解提檔升級。

        1743673094447.png

        江陽區法院在區綜治中心設立金融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站,針對金融糾紛實行“訴調對接”模式,面對“雷點”隱患,將司法的權威性與調解的靈活性有機結合,搭建起司法與金融行業溝通的橋梁。近期已推送案件85件,調解成功34件,有效推動金融糾紛先行調解。

        全市法院系統將以多元共治、數字賦能、便民利民為著力點,全面融入市域、縣域多元治理體系,深化瀘法麒麟“一鎮一法官”制度,做優做強“石榴籽”調解模式、“趙滿意工作室”等調解微品牌,向前促進糾紛源頭化解、向后促進糾紛實質化解,共同繪就瀘州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楓景”。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荔浦县| 东兴市| 绥江县| 商丘市| 侯马市| 临清市| 涞源县| 诸城市| 灵川县| 夏河县| 福清市| 三门县| 隆昌县| 乌恰县| 通州区| 临西县| 包头市| 翁牛特旗| 宁海县| 昌平区| 延安市| 米林县| 璧山县| 恩施市| 榆树市| 高碑店市| 麟游县| 罗山县| 广宗县| 德州市| 永登县| 万荣县| 汝州市| 巩留县| 庆安县| 慈利县| 阳山县| 乌鲁木齐县| 南投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