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全縣法院主動順應數字化時代浪潮,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以數字法院建設成果積極回應各類經營主體司法需求,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為法治化營商環境營造助力添彩。
·數字訴訟提質效,跑出護企“加速度”
智慧服務零時差
升級“24小時自助法院”功能矩陣,新增AI法律咨詢服務、文書編寫、語音識別等智能模塊,讓企業享受“指尖訴訟”便利。深入推進涉企糾紛“在線調解+司法確認+當場履行”工作機制,縮短解紛周期、降低維權成本,從源頭實質解紛。2024年,涉企糾紛平均解紛周期縮短至17.55天,為中小微企業減免訴訟費10.45萬元,涉企案件線上送達率達94.18%,郵寄成本下降46.88%。
云端解紛全鏈條
研發“法小天”全域智慧大腦,將數字法院建設成果全面應用到涉企案件執行督促、執行和解等業務場景。創新“執行督促+智慧拍賣”模式,開辟端口對接網上擔保、司法拍賣、不動產查控等資源,加快涉企申請人扣押財產處置效率,縮短案款發放天數。2024年兌付執行案款6778.95萬元,案款發放提速至5日內,執前督促履行175件,督促到位1382萬元。
· 靶向施策強保障,激活發展“新動能”
定制化司法供給
在安山鋼鐵、潤兆鱘業等龍頭企業設立3個“法治化營商環境聯系點”,開展菜單式普法、法治體檢等活動16次。建立“產業鏈+司法服務”機制,訴前化解涉企糾紛2964件,促成執行和解101件,盤活閑置廠房12萬㎡。
跨域協作護大局
聯合林芝法院打造川藏線5G“石榴籽”雙語調解室,護航川藏鐵路建設;與成鐵法院共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環境司法協作機制,審結環境資源案件6件。在始陽、小河等工業重鎮設立“5G遠程參審室”,實現糾紛調處“家門口”辦理。
· 協同共治聚合力,繪就營商“同心圓”
破產處置開新局
深化“執破融合”改革,通過府院聯動召開資產處置協調會13次,釋放土地、廠房資源30666.67m2,化解債務940萬元,助力“騰籠換鳥”產業升級。創新混合合議庭機制,破產案件審理周期縮短30%。
協同聯動護企安
與統戰、工商聯等相關部門簽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備忘錄,建立“數字法院+數字統戰”工作模式,推動常態協作、訴調對接、聯動宣傳等機制落地落實。常態化聯合開展企業矛盾糾紛排查,形成“企業講需、統戰講策、工商聯講理、法官講法”的多元解紛格局。2024年開展聯合風險排查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