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推動司法服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法治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近日,富順縣人民法院代寺法庭按照“金色法庭”高質量司法服務稻粱現代農業園區的功能定位,開設“司法惠民 護航農業”法治課堂。
課堂講座
“目前正是育秧的好時節,種子質量對秧苗成活、移栽至關重要。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講講《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課堂上,法官結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趙某銷售偽劣種子案”“丁某、張某平銷售偽劣產品案”等兩個典型案例,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關于“種子概念”“農作物種子和林木種子工作的主管部門”“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情形”等與農戶息息相關的重點法律條款進行逐一解讀。
農戶代表們邊聽講,邊提問,相互討論,大家紛紛表示:“這堂課很有意義,感謝法官將法律知識切切實實的送到我們手里。”
課外實踐
課后,代寺法庭干警邀請農技員同農戶代表一起走進育秧棚。
育秧棚內,秧苗綠油油一片,生機盎然。代寺法庭干警指著小塊光禿禿的區域問道:“為什么這里的種子沒有發芽呢?”農技員在代寺法庭的組織和引導下,在農戶的提問中,以一問一答的方式生動地講授秧苗培育技術、移栽注意事項以及病蟲害處理方法。
生動的課堂,實用的內容,這堂實踐課深深抓住了農戶的心,備受青睞。
課后輔導
春耕之始,代寺法庭與轄區政府、村組密切合作,對種子質量、違約責任等合同條款指導修訂。
代寺法庭依托鄉情小院、百姓議事亭等點位,以院壩會、圓桌會等方式,收集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種子質量不過關、貨款支付期限、逾期付款違約責任”等問題逐一進行解答并提出解決方案。
代寺法庭的課后輔導課程,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化解他們心中的疑惑和焦慮。
代寺法庭“司法惠民 護航農業”法治課堂下一步將持續開課,把法治宣傳貫穿鄉村發展的四季,以“課堂講座+課外實踐+課后輔導”的形式,將涉農法律知識講給群眾聽、讓群眾學、教群眾用,促進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根植人心。(何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