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準把握企業司法需求,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4月15日,瀘州中院邀請全市14位企業家代表走進法院,零距離問需于企,聽取企業家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會議由瀘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靳泰雨主持,執行局局長吳江、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陳志超、立案、涉企案件審判、執行部門負責人及各區縣法院分管院領導、相關庭室負責人等共同參會。
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瀘州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題片《“八大”任務破“五難”》《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涉企司法實務風險提示33條》,并通報了瀘州法院今年以來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
會議交流環節,企業家代表們暢所欲言,充分肯定了瀘州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工作成效、舉措。結合經營實際,提出了遇到的法律難題并對法院隊伍建設、審執工作、普法宣傳等提出意見建議。
靳泰雨要求,全市兩級法院要: 增強服務大局意識,著力提升司法護企“高度” 深刻認識到優化營商環境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協同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護航企業健康發展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職責使命。樹牢“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建設者,案案都是營商環境試金石”的工作理念,將司法護企融入法院工作全局,將該項工作作為全市法院“一把手”工程,層層壓實責任,以優質的司法服務和舉措助推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強化司法供給能力,著力提升司法護企“深度” 堅持依法平等保護,高質高效辦好每一件涉企案件,最大限度兼顧各方利益,把公正、善意、規范等辦案要求貫穿立審執全過程,探索建立預擔保白名單制度,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影響。深化“執破融合”,挽救危困企業,引導“可重整的不清算”。強化多元共治,推廣“示范訴訟+多元化解”模式,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滿足企業在知識產權、合同履行、融資擔保等方面的高頻司法需求,集中優質司法資源破解企業法治痛點。 聚焦企業差異化需求,著力提升司法護企“精度” 根據企業規模和行業特性分層分類護航,樹立裁判規則,引導企業合規經營。針對大型企業引導其注重風險防控,中小微企業注重效率保障和成本控制,初創企業強化創新保護與容錯空間。對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行業共性風險、監管漏洞,及時向相關主管部門及企業發送司法建議,“定制”司法建議推動行業治理,起到“治未病”作用。 延伸司法服務觸角,著力提升司法護企“廣度” 選取發布涉合同違約、股權代持、侵犯知識產權等案例,提醒提示企業設立、經營、合同履行中的風險。深化府院聯動,形成工作合力,落實與市工商聯、市民營辦建立的涉民營企業糾紛化解溝通協調機制,暢通民營企業反映訴求渠道。常態化開展實地走訪企業,進行法治宣講、司法政策解讀,收集企業最新需求。 吳江針對會上企業家關注的執行難、執行保全問題等予以解答和回應。陳志超對企業關心的勞資糾紛進行了分析和指引。 會后,瀘州中院民二庭和各區縣法院將及時對梳理收集的問題建議進行回應,并“一對一”跟蹤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