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法官接力,10年“老案”圓滿執結
“發生交通事故后我的右手喪失勞動能力,差點就截肢了,苦苦追討賠償款近10年未果,感謝法官不放棄我的案件,我的賠償款才執行到位!”近日,在古藺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接待室內,申請執行人楊某緊緊握住執行法官的手熱淚盈眶說,這場持續了近10年的執行拉鋸戰,究竟背后有怎樣的故事?
悲劇突襲,七旬老人索賠難
2016年8月23日,于某某駕駛三輪摩托車與迎面而來的夏某駕駛載有楊某的兩輪摩托車發生碰撞,導致楊某受傷。經公安部門認定,本次交通事故于某某承擔主要責任,夏某某承擔次要責任。楊某受傷后住院治療期間,多次催討于某某,要求其支付住院治療費用,于某某卻置若罔聞。楊某便將于某某訴至法院,經法院審理判決于某某支付各項費用45402元。判決后,于某某如人間蒸發,楊某再未聯系上于某某,無奈之下,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立案后,執行法官迅速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督促其履行義務,卻石沉大海。執行法官隨即深入調查,發現楊某年近七旬,其女兒多年前外出務工遠嫁省外少有聯系,夫妻二人僅靠務農為生。遭此事故后,楊某右手喪失了大部分勞動能力,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屋漏偏逢連夜雨,楊某在向于某某索賠過程中,其配偶患重病住院治療,其不得不四處借錢治病,奈何最終醫治無效因病去世,老人一下子陷入經濟拮據與精神打擊雙重困境。
囿于當時執行手段和措施較為有限,執行法官線上線下開展查控后,也未發現有于某某可供執行財產線索,案件也陷入執行僵局,最后不得不終結本次執行。此后十年間,三位接手本案的執行法官并未中斷對該案執行線索查詢,多次前往申請執行人楊某家中,積極疏通其情緒,并持續關注被執行人于某某動態。
抽絲剝繭,沉睡舊案迎新機
時間來到2025年,古藺縣法院在常態化開展“終本清倉”行動中,執行法官接手該案件后,開始著力尋找破局信息,但是由于該案件時隔近10年,許多線索早已中斷,被執行人也杳無音信,本次執行似乎走進了死胡同。
執行法官懷著“不能讓受害者賠償成為空頭支票”的信念重新開展線上線下調查,試圖找到執行突破口。功夫不負有心人,果然在調查中發現一條于某某曾在泰康人壽購買商業保險信息。找到這一絲絲希望后,執行法官立即前往就近保險營業點進一步查詢,發現于某某曾于2014年為其子女購買的具有增值屬性的商業保險。執行法官隨即依法扣劃保險現金價值42000元,但該筆款項仍不足以賠償楊某。
隨后,執行法官又反復通過“總對總”查控系統查詢,發現被執行人微信賬戶余額呈現小額浮動增加情形,執行干警迅速向財付通科技支付有限公司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查詢到該注冊微信號碼,最終通過該電話號碼系于某某長期使用,并通過該電話與其取得聯系。
十年接力,終贏得案結事了
立足實際,釋法明理。執行法官聯系上于某某后,一開始于某某抵觸情緒異常強烈,聲稱“這個案件都過去快十年了,楊某都沒有過問我,你們法院憑什么凍結我的賬戶,況且我是下崗職工,現在收入也不穩定,你們別想從我這里執行一分一厘”。面對被執行人,執行法官釋法明理“這案件這么久了,你一直逃避執行,拒不報告財產,已經可以依法對你采取司法拘留、限制高消費、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了,這不僅會影響你,甚至會對你整個家庭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最終,于某某表示愿意與楊某面對面溝通協商。
2025年6月4日,于某某從千里之外浙江趕來古藺縣法院。在執行法官的調解下,兩人達成和解。面對法官和楊某的善意,于某某紅著眼眶說道“感謝法官勸導,感謝老楊體諒,我為自己逃避執行感到羞愧,我承諾一定以實際行動彌補曾經犯下的錯誤”。至此,這起“沉睡”近10年糾紛圓滿化解。
執行之路,道阻且長,但路雖遠,行則將至。每一個執行案件關乎民心,古藺縣法院將始終堅持“如我在執”理念,以“司法為民”為舵,以“執行有力”為帆,在切實解決執行難的航程中破浪前行,切實兌現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義。
法官提醒
案件“終本”是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簡稱,并不代表案件的最終結束,也不代表法院對這個案件不再處理,只是在法院窮盡調查措施后,暫未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或者財產因特殊情形暫不宜處置,而采取的階段性結案程序。案件“終本”后,法院將依法對被執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費、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老賴)等強制執行措施,若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可申請恢復執行,且無執行時效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