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法官,要不是您盡心辦案,我們墊付7年的血汗錢肯定拿不回來。”9月1日,老張父子向富順縣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真摯送上錦旗并表達謝意,感謝王曉麗法官在一件執行案中所做的努力。
張某某與富順縣某重點企業合同糾紛中,富順法院一審判決該企業返還張某某履約保證金180000元并支付資金占用利息,后該企業提起上訴,二審維持原判,判決生效后該企業并未主動履行,張某某遂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過程中,承辦法官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凍結了該企業的銀行賬戶,令人欣喜的是一賬戶上的余額足夠支付本案案款。但執行法官考慮到該企業的特殊情況,覺得事出反常,并沒有草率扣劃,而是決定向企業了解情況。
該企業負責人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趕到法院說明情況,并遞交了一份《會議紀要》與財產申報表,會議紀要顯示該企業為解決某集團的非法集資案事宜,設立了專用賬戶用以償還非法集資款,而本案中凍結的正是這一專門賬戶,按照相關規定,該賬戶的資金將優先用于退賠集資案被害人損失,之后才能用于其他事項支出。
法官向申請執行人解釋了相關法律關系,申請人從興致勃勃到悵然若失,向法官抱怨道“這個錢我從2013年就開始墊付,打了兩場官司,找了無數個部門,腿腳都跑斷了,眼看就要拿到錢了又出個岔子”。執行法官一面安撫情緒激動的申請人,一面繼續調查該企業的財產線索。
法官調查后得知,該企業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其主管部門專門留存了一筆資金用于支付工人工資、墊付資金等款項。執行法官向企業主管部門說明情況后,其表示執行案中的保證金是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屬于該資金的解決范疇,如果提供強制執行的法律文書,即可支出這筆款項。在送達強制執行提取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后的第二周,該筆款項轉入法院訴訟費及案款專戶,申請人順利拿到履約保證金及利息,該案順利執結,這才有了當事人向法官贈送錦旗的一幕。(王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