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陰霾還未散去,這場與非法捕殺、買賣、食用野生動物有關的嚴重疫情警醒著人類,必須要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海洋、土地、河流、空氣、動物、植物……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傷害其中任何一種最終都會傷及人類自身。但有些人卻無視自然規律,過度向大自然索取。例如:明明在禁漁區(期),卻非法捕撈水產品。為維護一方生態平衡,四川省筠連縣法院主動作為,用生態司法助力綠色興漁。
3月20日,筠連縣法院牽頭組織召開依法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聯席會議,商討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聯動機制建立事宜,會議由縣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文龍主持,縣公安局、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以及縣法院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縣釣魚協會受邀列席會議。
會上,楊文龍副院長介紹了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對保護生態環境,助力綠色筠連、生態筠連、宜居筠連建設的重要意義;從法律規定、政策要求等方面介紹了各單位在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中的職責和功能定位;號召各與會單位建立依法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聯動機制,合法、有序、高效地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力爭在全社會形成不敢破壞漁業資源、不想破壞漁業資源的良好氛圍,守護綠水青山。
各聯席成員單位就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現、舉報途徑及現場處置,行政執法機關之間的銜接配合,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甄別和線索材料移送,公檢法快偵快訴快審工作體制的建設,恢復性司法措施的探索和適用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并形成了依法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聯動機制的初步建設方案,以會議紀要形式予以總結、提煉、深化,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實效。(周光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