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庭!”4月16日上午,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在審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時,首次將智能語音識別系統運用到庭審當中。審判長話音未落,庭審電腦筆錄文檔上就同步出現文字。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庭審看不到書記員在電腦前忙碌的打字記錄,但是電腦顯示屏上卻清楚的記錄著庭審過程中的每一句話,庭審一結束,當事人就核對完庭審筆錄并簽了字,整個庭審過程較以往節約了近40分鐘,減輕了審判員和書記員的庭審工作量,庭審筆錄的完整性、準確性也連獲當事人點贊。
原來,傳統形式的庭審筆錄,訴訟參與人在發言時往往都要刻意放慢速度以便書記員全程記錄,庭審筆錄經過書記員的理解、歸納,或多或少會存在偏差。
在庭審過程中,運用智能語音識別系統,可將審判長、被告、原告等不同人的發言分角色實時轉寫成文字,準確地記錄庭審實況,精準快速生成庭審記錄,書記員再輔以人工實時糾錯改正,庭審筆錄精確完整、修改便捷,降低了錯誤率、提高了庭審效率。
今年以來,東區法院繼續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步伐,繼續推動審判輔助性事務剝離,不斷提升審判工作質效,不斷創新便民利民措施,服務好法官和群眾。據悉,該系統在完成最終測試后,東區人民法院將推進該系統與現有科技法庭的軟硬對接,全面投入使用。(攀枝花市東區法院 譚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