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十條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來源:金牛生態環境局 作者: 發布時間:2020-02-21 08:57:36

           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與此同時,企業陸續開工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也成為重中之重,生態環境部門如何發揮職能,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企業復工復產總體戰呢?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強化落實、善作善為,堅決貫徹市委常委會關于指導企業復工復產的精神,以及生態環境廳環評審批專題會議精神,按照“促防控,保民生,穩企業”的要求,從十個方面仔細梳理,正式出臺《優化環評服務工作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十條措施》,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特殊情況下,我們共克時艱,同企業一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笔猩鷳B環境局局長張軍表示。

           一、環評服務前移。疫情期間,安全優良的生態環境不僅是企業復工復產的前提和基礎,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優良更是生態環境部門的主責主業。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對能否按時復工,項目能否按時落地有所顧慮。針對此情況《措施》要求,充分運用規劃環評和“三線一單”成果,提前介入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項目招商,密切與發改、投促、經信等部門的工作對接,從環境準入、環保標準、審批條件、運行管理等方面提好建議,助推項目精準落地。
           二、審批專人負責。提前介入,及時打消了企業疑慮,可謂為企業復工復產解了“后顧之憂”。但復工復產后,企業在生產發展中都會面臨項目審批和驗收問題,有的甚至因未審批驗收而無法開工。所以針對環保審批驗收,《措施》明確建立重大項目審批責任制,落實專人全程跟進,開辟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全力助推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實施進度。
           三、推行對口幫扶。對于跨區(市)縣環保項目審批手續繁瑣的問題,《措施》明確要求加強對跨區(市)縣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指導和協調,實行分組對口聯系區(市)縣,主動解決項目環評審批過程中的難點和問題,促進項目加快落地。

           四、深化區域評估。面對同一-區域、同一園區的項目評估,《措施》規定,以工業園區為重點,以園區管委為主體,積極推進區域土壤、地下水、  環境質量區域評估,入駐項目在規定期限內共享區域評估成果,為項目落地建設爭取時間。

           五、拓展改革成果。疫情期間,在前期實行“承諾制”的基礎上,《措施》要求持續推進《成都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承諾制改革試點方案》落實,進一步創新承諾制范圍、內容、時效、責任,將十類環境影響報告書建設項目納入承諾制范圍,提升審批效率。

           六、保障疫情防控。對于應對疫情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研究試驗等建設項目,《措施》指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工作要求,簡化環評手續支持疫情-線,對臨時應急病房、疫情防控物資、疫情防控醫療衛生用品等項目分別采取豁免備案、告知承諾、綠色通道方式特事特辦,確保疫情防控上下游項目第一時間投產。

           七、減輕企業負擔。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措施》規定,要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促進小微企業減負和發展,更新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管理清單,對列入清單的70類建設項目免于辦理環評手續。
           八、加強中介監管。在加強監管服務保環保質量方面,《措施》規定,實施環評文件全過程管理,督促環評機構提升環評文件質效;采取檢查、項目考評、年度檢評等方式加強環評機構考核,檢查及考評結果定期通報,并納入環保誠信體系管理,營造優勝劣汰的氛圍。

           九、強化網絡建設。在生態環境技術服務保障方面,將環評、驗收、排污許可、輻射、危廢等平臺進系統整合優化,加快實現行政審批要素統一管理,信息資源共享,推行網上審批,提高行政審批效能。

           十、加強數據分析。在決策支撐方面,采取月報、季報、年報方式,加強審批數量、投資、類別、行業、產排污對比分析,為污染防治和經濟發展提供決策支撐。
           據了解,在疫情防控期間,市生態環境局采取靈活有效方式推進環
        評審批工作,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接觸,認真做好個人防控,統籌好工作方法,促進企業加快投資復產。截至2月17日,全市采取網上審批45個重大項目,涉及總投資27.8億元,其中疫情防控項目環評20個,不見面審批一般項目環評25個。


        責任編輯:李月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通化县| 江达县| 山西省| 翼城县| 大英县| 怀集县| 密山市| 祁东县| 辽源市| 锡林郭勒盟| 阿尔山市| 郸城县| 郓城县| 米脂县| 平谷区| 郑州市| 顺义区| 会同县| 中江县| 昌邑市| 寻乌县| 喀喇沁旗| 芒康县| 开封县| 工布江达县| 斗六市| 施甸县| 旌德县| 邮箱| 克什克腾旗| 晋城| 贵港市| 墨江| 仙桃市| 宜宾县| 五家渠市| 广昌县| 扶沟县| 台前县| 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