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坡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推進生態治理,以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抓手,強化河湖長效治理,高質量、高標準修復生態本色,朝“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邁進。
作為東醴泉河河長制的牽頭部門,在實施東醴泉河生態治理修復項目上,共投入約600余萬,力爭通過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濱水景觀打造等工程措施改善東醴泉河水質。項目治理起點為成渝經濟區環線高速上方漫水橋,終點為西來堰,治理總長度14.5公里。
水環境治理,針對東醴泉河采取的專項措施,包括河道除雜清障、河口攔截帶構建、支流生態治理、生態礫石床構建等。水生態修復,通過生態緩沖帶修復、外來物種清除等措施,逐步修復河道兩岸生態環境。濱水景觀打造,在悅興場鎮光明橋景觀節點打造濱水景觀,通過構建沉水植物、浮葉植物、水生動物群落營造多層次的植物生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修復水生態,實現水體自凈。
目前,東醴泉河生態治理修復項目已竣工驗收完成審計,進入管護期,預期效益逐漸顯現。水質效益,一是河道兩岸水生植物群落逐漸恢復,水陸交錯帶生態系統逐漸穩定,對面源污染有一定控制作用;二是沉水植物可以直接從河中吸收轉化氮磷營養物質,對水質提升有一定效果。生態效益,維護物種多樣性,保持生態系統穩定,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社會效益,提高河道防洪能力,逐步恢復河道岸線自然之美,營造城市生態濕地景觀,增加城市綠地面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生態環境,助推東坡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羅思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