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資源,對于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瀘定縣人民檢察院踐行“刑事打擊+公益訴訟”的辦案模式,對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向瀘定縣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基本案情
2023年5月至7月,邱某等三人山上打獵時,使用狗追繩子套及用改裝射釘槍打的方式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獐子”3只,將獵捕的野生動物“獐子”解剖后,三人把“獐子”肉食用,把“麝香”出賣,非法獲利17000元。經鑒定,林麝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每只價值人民幣30000元,每個“麝香”囊體的制品參考價值為24000元。邱某三人的行為致使國家野生動物資源遭受侵害,破壞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平衡,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經審理,瀘定縣人民法院以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分別判處三名被告人九個月至一年八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同時,支持公益訴訟起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判令三名被告人連帶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人民幣共計9萬元,并在縣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該案的成功辦理有效挽回了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有力震懾了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對遏制當地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引導廣大群眾樹立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增強法治觀念。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下一步,瀘定縣人民檢察院將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社會公益訴訟保護合力,做好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普法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生態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