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黨的歷史自信,既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 、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更來源于黨的百年奮斗史。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只有堅定歷史自信,砥礪不怠,才能邁步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上。
歷史自信積淀著深沉的精神偉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信,來自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真理性,來自于一百多年來黨領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一項又一項彪炳青史的巨大成就。近代中國,內外糾紛,大廈將傾,各種政治力量粉墨登場,洋務派、資產階級、無政府主義者進行了無數的嘗試,卻只有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最正確的探索,找到了改變民族國家命運的途徑,并實現了東方睡獅的覺醒。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歷史自信不是紙糊的、不是泥捏的、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以血汗和拼搏寫在跨越了100多年的這壯麗磅礴的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的。正是這賡續著、綿延著的歷史實踐,鑄就了我們黨堅定的歷史自信。
歷史認知是歷史自信的重要基礎。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認識你自己”,歷史是過去發生的現實,現實是正在發生的歷史,未來是即將發生的歷史。對于一個政黨,也需要有正確的歷史認知。只有全面深刻認識理解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系統運用好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形成的系統經驗與知識,用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斗志,我們才能夠對歷史進程的認識更充分,才能從百年黨史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好地堅定歷史自信,滿懷信心地向前進。
歷史自信更積淀著對我們未來發展方向的自信。從原始社會,到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直至未來完全實現共產主義,歷史總是在進步和螺旋式上升,其過程是曲折往復的,但并不代表其無跡可尋,只有把握住歷史發展的諸多聯系,善于發現和運用好內涵其中的歷史規律,我們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動社會發展向前。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高瞻遠矚,立足我國社會發展實際,不斷總結、歸納、再總結,逐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使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為加快中國式現代化,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堅實的戰略理論支撐。(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