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仲裁法實施20年的理論與實踐 訪中國仲裁協會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盧云華

        來源:法制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9-10-25 10:45:48

        制圖/高岳

            □ 本報記者 萬學忠

            9月1日是仲裁法實施20周年。

            20年來,中國仲裁事業蓬勃發展,年受案量從1995年的千余件增長至2014年11萬余件,年受案標的額從幾十億元增長至2600億元。與此同時,仲裁裁決的質量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以2014年為例,仲裁裁決被法院裁定撤銷的僅占全國仲裁案件總數的0.18%,被裁定不予執行的僅占案件總數的0.09%。

            中國仲裁事業突飛猛進的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方向引導和科學的理論指導。20年,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有哪些感性認識應該上升為理性認識?中國仲裁協會籌備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法制辦原司長盧云華,長期聯系、指導全國仲裁工作,在仲裁法實施20周年前夕接受了《法制日報》記者的專訪。

            仲裁法是良法關鍵在實施

            記者:20年后回頭看,你如何評價仲裁法這部法律?

            盧云華:仲裁法是一部好法、良法!仲裁法是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最大限度借鑒國際商事仲裁通行作法,對我國民商事糾紛解決制度進行的一項重大改革和完善,是一部至今仍保持先進性的法律。長期以來,我在很多場合反復強調,仲裁法實施的實踐證明,仲裁法并沒有根本性的問題,為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妥善解決社會矛盾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仲裁事業發展的基石,功不可沒。

            記者:我們注意到學界和實務界有人士不斷呼吁修改仲裁法,對此你怎么看?

            盧云華:學界、實務界對仲裁法進行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是好事,是仲裁事業發展的需要。目前提出的具體修改意見,多是技術性的,還不是法律制度層面的。一些事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的成長性問題,不宜過早地歸結為法律問題,也不是簡單靠修改法律就能解決的。對一部已經被實踐證明立法效果很好的法律,即使有個別增減完善需求,也應待實踐逐漸成熟后再著手。法乃國之重器,還是慎重些好。

            記者:你如何理解關于完善仲裁制度的要求?

            盧云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完善仲裁制度,充分體現了黨對仲裁工作的高度重視。完善仲裁制度意義重大,涵義廣泛,著眼的是更好地貫徹實施仲裁法,充分發揮仲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完善仲裁制度是手段,提高仲裁公信力是目的,根本途徑是貫徹實施仲裁法。從目前全國仲裁工作的實際看,所有的問題概括起來講,都是仲裁法貫徹實施的問題,是具體貫徹實施工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到位的問題。從全社會的情況看,也還沒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保證更好更快地提高對仲裁的認知和仲裁公信力。因此,進一步貫徹實施好仲裁法是全國仲裁工作落實四中全會決定的重要任務。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沒變

            記者:你認為20年來,仲裁事業發展得如何?

            盧云華:總體不錯,但還很不夠。在這20年,我一直強調“發展是硬道理”——如果仲裁事業不發展,每年爭議解決量就那么一點兒,無論如何不能說這部法律實施得好,更談不上仲裁是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當前仲裁受案數量和標的額都在迅猛增長,全國出現了一批年受理案件標的過百億元的仲裁機構,這能否說明仲裁法實施比較到位了?

            盧云華:應當肯定這20年來,我們在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顯著成績,確實產生了一批工作業績和軟硬件建設都趕上甚至超過國內外同行的仲裁機構。但我一直強調,我國仲裁發展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并沒有改變。

            記者:“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

            盧云華:“基本矛盾”指的是“先進的仲裁法律制度和相對滯后的社會仲裁意識與初始的仲裁工作水平的矛盾”。它是在仲裁法實施不久提出的,是對我國仲裁國情作出的分析和概括。這個“基本矛盾”將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存在,制約著我國仲裁事業的發展。這一判斷,確定了全國仲裁工作的著力點要放在提升社會仲裁意識、努力提高仲裁工作水平這兩方面,為最終確定我國仲裁工作指導方針提供了理論基礎。

            “主要矛盾”是在仲裁法頒布十周年時提出的,指的是“仲裁工作發揮的作用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2004年全國仲裁年受理案件達到1萬多件,當時已經覺得很了不起了,還想不到今天會超過10萬件。“主要矛盾”的分析,警醒全國仲裁界不能驕傲,要有更高的追求,要有“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干勁。那么現在仲裁工作就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了嗎?我看仍然是不適應的。我們搞工作、做研究仍然要注意到“基本矛盾”的現實,仍然要在解決“主要矛盾”上下功夫,不能因為超過10萬件了,標的額有了2600多個億,就自滿了。

            記者:該如何解決“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盧云華:根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判斷,我們在2000年的長沙會議上提出了全國仲裁工作的指導思想,即“發展我國仲裁事業,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是根本,融入市場經濟是關鍵”。這被仲裁界稱之為“長沙會議精神”。其精神實質是號召全國仲裁界放下“身段”采取各種方式,把仲裁法律制度推向社會各個領域,融入市場經濟,更多更好地滿足市場經濟方方面面的需求。

            記者:這樣“放下身段謀發展”的效果如何?

            盧云華:實際上我國仲裁事業的真正發展就是從“長沙會議”開始的。我記得從那開始,全國仲裁界才真正邁上跨越式發展軌道,年受案量增長最高時達到68%!這個理論實際上成為仲裁事業發展的總戰略、總策略、總政策。我在與國外仲裁人士交流時,他們了解到中國仲裁事業能夠如此快速發展都非常吃驚。我跟他們說,國情不同,這個辦法我們能辦,你們辦恐怕有困難。長沙會議精神是要一直堅持下去的。

            發展路徑不能照搬國外

            記者:你經常講“國情不同”。那么,我國仲裁事業發展的“國情”是什么?

            盧云華:我在仲裁法實施初期提出了“仲裁國情理論”,用“三個階段”來描述的。即我國仲裁的“國情”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始階段和仲裁事業初創階段。仲裁在我國作為市場經濟糾紛的解決方法,它的客觀環境并不是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這就注定了在這個歷史階段,市場經濟、市場主體和市場糾紛解決方式都不夠成熟,很少有人知道更談不上選擇仲裁解決糾紛,仲裁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糾紛的方式,生存、發展環境是比較嚴峻的。

            記者:這樣的“國情”對于仲裁法實施意味著什么?

            盧云華:在這樣的“國情”下,創業初期,仲裁制度需要政府推動,需要政府領頭帶動社會方方面面包括市場主體給予支持。但有了一定基礎以后,仲裁界要學會運用市場的辦法來解決發展問題。

            我在仲裁法頒布十周年的時候,提出了仲裁二次創業的三項基本任務——仲裁工作體制社會化、仲裁機構建設規范化、仲裁發展機制市場化。主要考慮是,在仲裁法實施的第一個十年,推行仲裁法律制度主要靠政府支持。但是只有政府支持的話,發展基礎是不牢固的,是不完善的,也是不能長久的。仲裁界要學會運用市場的辦法來解決發展問題。

            20年的發展說明:沒有政府的支持就沒有仲裁事業的發展;但只靠政府的支持,仲裁事業不會持續和更快地發展。

            仲裁本質是解決資本關系

            記者:十年前你應邀到外經貿大學法學院與博士生交流,當時曾闡述過仲裁的“本質”?

            盧云華:對,我專門提過仲裁“本質”的理論。我認為仲裁的“本質”是解決“資本關系”的,與解決“財產關系”不同。資本是投入到生產、經營、流通的財產。仲裁的使命是維護整個資本鏈的完整,維護市場經濟的生態系統,實現資本效益最大化。實現資本效益最大化一靠合作,二靠競爭。仲裁大部分是解決合作糾紛的,處理合作糾紛的理念是要盡可能地促進繼續合作,維護資本鏈的完整。這樣仲裁的作用和社會價值就大了。我說過“仲裁是市場經濟的自愈機制,少敲錘子多解扣子,仲裁也是生產力,不是上層建筑”,都源出于此。正是基于這些考慮,幾年前我建議全國仲裁界與科研教學單位合作共創仲裁學,現在已經有了進展。

            記者:仲裁解決市場經濟糾紛,要體現哪些特色?

            盧云華:仲裁的特色是“三個靈活”——程序靈活、準據靈活、解決方式靈活。仲裁是“民主”的糾紛解決方式,從根本上不是由社會威權定分止爭,而是靠雙方當事人對自己權利的處分和讓渡來解決糾紛。仲裁的糾紛解決文化是民主文化,是合意文化,不是辯爭文化。

            記者:實踐中,仲裁的上述特色是如何體現的?

            盧云華:我們在很早就提出并把仲裁“三率”作為衡量全國仲裁工作的一個重要標準?!叭省奔疵裆淌掳讣翱焖俳Y案率”、“自愿和解調解率”和“裁決自動履行率”。仲裁界這些年“三率”整體走高,有的機構裁決自動履行率達到80%。仲裁自動履行率這么高,基本不存在執行難問題。

            記者:聽你講述仲裁20年的發展史,給我一個印象,那就是每一步發展都有階段性任務,每一階段性任務的完成都有理論指導。

            盧云華:是的,經過20年的創業發展,中國仲裁事業成就斐然,其中一條至關重要的就是有正確理論的指導。這些理論來自實踐,根植于中國國情,體現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是全體仲裁人的智慧成果。隨著仲裁事業的發展,一定會產生更多更好的理論,服務于仲裁實踐,服務于市場經濟。


        責任編輯:admin2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宁晋县| 罗源县| 旬阳县| 鄯善县| 焦作市| 怀仁县| 牟定县| 绥滨县| 阆中市| 武强县| 新干县| 鹿邑县| 乌什县| 大兴区| 邯郸县| 房山区| 读书| 曲沃县| 邳州市| 井冈山市| 梅河口市| 东阿县| 吴川市| 昌邑市| 伊金霍洛旗| 濮阳市| 兴隆县| 布尔津县| 犍为县| 勃利县| 潼关县| 建瓯市| 敖汉旗| 天全县| 双江| 五寨县| 蕉岭县| 双流县| 南投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