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微信號發表了一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懲惡揚善、維護正義》的文章。文章論述了近年來人民法院發揮典型案例的指引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過程,起到了引領社會風尚的積極作用。
鮮明的政治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網絡非法外空間,近年來,屢屢發生網民發帖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案例。人民法院發布的“辣筆小球”等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的判決,向社會鄭重宣告: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法理不容,群眾不容,時代不容!
明確的指引性。“誰鬧誰有理”“誰傷誰有理”、“扶不扶”“幫不幫”,如果這些問題長期困擾社會,將有損公共意識、規則意識。醫生在小區電梯內勸一老人不要抽煙后,二人產生爭執,老人情緒激動心臟病發離世。2018年1月,該案二審宣判,撤銷一審判決,認定醫生勸煙行為合法正當,對被勸者的死亡不用承擔責任。要讓正當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弘揚社會正氣,消除人民群眾思想顧慮。
強烈的倫理性。司法可以同情弱者,但對于違背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的行為,不予鼓勵、不予保護。發現工地電纜線被偷,三名工人追趕小偷,結果小偷跳水逃逸。三人勸導小偷上岸,小偷明確表示拒絕并向河水深處游去,最終導致溺亡。法院依法判定追趕工人無責,駁回小偷家屬索賠訴求。
人民法院案例不光是判決結果是否精準,更為重要的是要體現鮮明的價值導向,引領社會風尚健康發展,切實起到弘揚正氣的目的。
(丁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