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藺縣法院執結一起勞務合同糾紛執行案件,羅某等十一名農民工在拿到工資款后,不停地向執行干警表達謝意。
這是一起勞務合同糾紛系列案件,涉及羅某等十一名農民工工資,執行干警高度重視。被執行人王某系工程包工頭,2021年10月,羅某等人為其工程搬運材料,工程完結后王某一直未向羅某等人支付工資。羅某等人向古藺縣法院提起訴訟,判決生效后王某未按期履行支付義務,羅某等人上門“拜訪”,其反而躲起來不見影蹤。無奈之下,羅某等人只得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古藺縣法院立案執行后,第一時間向被執行人王某發出執行通知書、財產報告令等法律文書,并通過網控系統依法凍結了王某的賬戶,但王某賬戶上無財產可供執行。
執行法官多次電話通知被執行人到法院履行支付義務,但其一直用生病住院、在外地收債等理由推脫耍賴,拒絕與執行法官會面,玩起了“躲貓貓”,期間不僅不主動履行債務,還多次要求法院為其解凍微信、銀行卡賬號等。
一邊是焦灼等待血汗錢的農民工,一邊是潑皮耍賴的被執行人,面對這種情況,執行法官深入調查,實地走訪,最終在王某租房處找到了本人。執行干警堅持強制執行與文明執行相結合,對王某釋法明理,耐心勸導,說明民工的不易,從情、理、法的角度詳細解釋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法律后果。在執行干警耐心勸說和執行威懾下,王某主動交代了在某工程項目上尚有四萬余元工程款未結清,同意該筆款項結算到賬后支付給羅某等人。在經過一個半月的等待后,王某主動拿著四萬余元到法院當場支付了欠款。至此,11名農民工被拖欠的薪資終于有了著落。
法官有話說:
小切口解決“愁盼事”,大行動服務“大民生”,這一系列案件雖然標的額度不大,但對于農民工而言,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也是人民群眾對法院執行工作最直接的體驗和感受。今后,古藺縣法院將繼續加大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力度,對拒不履行的被執行人“登門拜訪”,堅持案案到戶,剛柔并濟,促成小標的案件當場履行或達成和解協議,對拒不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果斷采取拘留等強制措施,形成震懾,做到司法有溫度,執法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