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再上新臺階

        ——記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
        來源:?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作者:本史巫果 張洪瑞 發布時間:2022-04-20 15:20:25

        最近,四川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民族宗教委聯合命名包括四川省婦女聯合會、四川旅游學院、成都三六三醫院在內的160家地區和單位為全省第六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被命名為示范醫院。

        1650439320.jpg

        (醫院正門)

        1650439376.jpg

        (2017年8月22日骨科成立儀式 )

        1650439413.jpg

        (2019.12.10血液透析中心成立揭牌)

         醫院基本情況

        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最早創立于1926年,1944年建立縣衛生院,1956年12月更名為縣人民醫院,1984年成立自治縣后改稱為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醫院座落于馬邊彝族自治縣民建鎮西城村五組,占地約40畝,建筑總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為16497㎡,主要有門診大樓、住院大樓及其它附屬用房,現有在崗職工364人,其中少數民族(彝族、藏族)職工117人。是縣衛生健康局下屬公益二類醫療機構,是全縣醫療中心,也是全縣醫療技術培訓指導中心,是一星數字化醫院、“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1650439441(1).png

        (消化內科學科聯盟授牌儀式) 

        1650439485(1).jpg

        (5G+AI遠程會診)

        齊心協力共創示范

        ——高度重視 加強領導。自2018年正式啟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創建工作以來,縣人民醫院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創建和諧平安醫院、加快醫院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保障,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創建工作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規劃中。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擔任組長,專人負責創建活動的組織實施,做到年年有計劃、有安排、有部署、有行動,把創建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創省級文明城市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同安排同部署。簽訂目標責任書,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和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堅持注重實效原則,講求實效、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把工作做細,增強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與時俱進原則,結合醫院工作實際,樹立新觀念,挖掘新亮點,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制定少數民族醫療骨干培養計劃,抓住對口幫扶機遇,通過外派進修、參加培訓、學術交流、學術講座等多種途徑,合理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醫護人員,優化醫療隊伍結構,科學合理配備科室少數民族人員,全力提高醫務人員服務各民族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1650439503(1).jpg

        (民族團結進步動員部署會)

        ——加大宣傳  營造氛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三個離不開”思想和“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重要論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規和黨的民族政策納入各科室集中學習內容,把民族政策法規納入學習計劃之中,對黨員干部實行全員培訓,普及民族基本知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不斷提高對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通過微信、QQ、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人物、先進事跡,深化先進典型示范宣傳教育。合理利用門診大廳LED,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舉辦民族團結進步文化文藝創作與表演,營造濃厚氛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民族法律法規知識考試和競賽,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交流座談討論,撰寫心得體會。讓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入腦入心,全員參與。

         

        1650439583(1).jpg

        (民族團結氛圍宣傳)

        1650439615(1).jpg

        (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標牌)

        ——關心關愛,無微不至。為方便彝漢百姓更便捷就醫,特別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該中心集醫保政策咨詢、病情證明蓋章、出生醫學證明初次申領、核酸檢測條碼打印等服務,進一步優化流程,為患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為進一步方便各族群眾看病,將導診臺設立為“彝漢雙語”導診,設立相應的彝語標識標牌,并安排少數民族雙語導診人員主動引導少數民族患者掛號、檢查、看病和取藥。合理分配科室人員,基本做到各科室都配有少數民族醫務人員,根據本科室特點,制定常用“彝漢雙語”卡,做到人人會講彝語,為增進與彝族患者的親切感,改善就醫體驗,每天早上查房采用彝漢雙語查房,遇到有不太懂漢語的少數民族患者時,采用彝語交流,促進民族之間友誼。為保護隱私,為前來就診并帶有嗷嗷待哺嬰兒的育齡彝族婦女,提供溫馨舒適的母乳喂養環境,內設有嬰兒床、空調、微波爐、洗手池等設備。醫院志愿者長期開展輔助掛號、送醫到家、義診等健康服務活動。醫院黨委書記謝蓉經常進村入戶看望慰問少數民族群眾,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健康狀態,給予關心關愛。建立健全協調、處置涉及民族矛盾的糾紛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定期排查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發生醫患糾紛時,院方積極組織協調處理,嚴格依法辦事,有效保障各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醫院通過“傳幫帶”方式,每年下派優秀醫務人員到基層偏遠鄉鎮衛生院幫扶,不僅讓優質醫療服務下沉到基層衛生院,同時為基層衛生院培養當地少數民族醫務人員,有效改善了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到村(社區)開展義診義檢咨詢活動,每年組織醫療下鄉活動不少于2次,讓各族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學到健康知識和接受檢查,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1650439632(1).jpg

        (組織彝漢雙語學習)

        1650439673(1).jpg

        (彝漢雙語導診)

        醫衛事業迅猛發展

        通過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創建工作,縣人民醫院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成果豐碩。

        ——醫療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新進醫師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創歷史新高,遠超偏遠民族地區20%左右的通過率;醫院通過設立兼職院長助理與科室管理助理等多種兼職項目崗位,培養青年骨干,建立后備人才庫,為醫院人才梯隊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對中層干部和醫療骨干,提供了進修培訓綠色通道,全面開放包括專科進修、適宜技術學習、專項技術培訓、業務骨干短期參觀學習、優秀住院醫師培訓專項培訓等途徑;院領導班子11人次全覆蓋參加“華西醫院管理”培訓班,掌握了醫院管理的先進理念。為醫院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縣醫院成功創建等級醫院,新建首個三級學科——骨科,并加入華西骨科聯盟;2018年,大內科分為內一科與內二科,建立中央運輸團隊,專職接送病人、標本轉運等工作;2019年,形成以“院前急救-院內急診-綜合病房-重癥監護室”四位一體的民族地區急診、急救新模式;新建急診綜合病房、重癥監護室、血液透析中心三個學科,其中,血液透析中心是馬邊醫療扶貧改善民生的重要一步,可大幅提高馬邊衛生醫療保障能力,為早日實現國家提出 的“大病不出縣”的基本要求打下扎實基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簽訂《建設嵌合型醫聯體框架合作協議》,華西-馬邊嵌合型醫聯體5G+AI遠程會診在馬邊人民醫院成功實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馬邊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嵌合型醫聯體單位授牌儀式在馬邊舉行;2020年至2021年,召開三次新技術、新項目評審會,共審批新技術、新項目45項;2021年,新建肛腸、皮膚病房、康復科病房、胸痛、卒中中心、精神??崎T診、東西協作(越城區)慢病專家工作站、普外科專家工作站等一系列學科。

        1650439719(1).jpg

        (腹腔鏡手術)

        1650439736(1).jpg

        (2019年11月27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馬邊醫院揭牌)

        ——彝漢各族群眾得實惠。脫貧攻堅期間,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貧困孕產戶實行“零支付”,建立綠色通道和貧困戶專門窗口,住院貧困病人按規定完善相應的手續后,不繳納住院押金,出院結賬按個人支付總額的3%進行結算,不設起付線,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了堅實基礎。積極宣傳健康扶貧政策,指導有慢性疾病的貧困病人申辦特殊疾病門診,報銷限額提高到2倍,病種在醫保規定的36種基礎上,省衛生健康局新增13種,共計達49種。成立血透中心,有效減少了全縣彝漢尿毒癥患者因疾病奔波勞累、語言不通等問題,足不出縣就可以得到有效治療,給全縣彝漢群眾帶來福音。在精準扶貧政策支持和華西醫院等多家醫院的幫扶下,服務能力、醫療技術、群眾本地就醫意愿、健康意識不斷提升,門診人次、住院人次大幅度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以及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病人轉院率由2016年的40%下降到2021年的5.5%左右。

        1650439756(1).jpg

        (下派專家為彝族同胞檢查身體)

        1650439811(1).jpg

        (大型義診活動)

        ——先進榮譽紛至沓來。2021年5月10日,湄公河國家駐華使節代表團到縣人民醫院訪問,代表團對縣人民醫院的發展歷程、取得的成績及未來發展規劃給予充分肯定。醫院于2018年9月獲縣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2019年10月獲2019年樂山市脫貧攻堅貢獻獎稱號,2021年6月獲樂山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2021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派副院長于洋、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下派副院長杜曉甫、縣人民醫院黨辦工作人員王宇靖榮獲縣級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

        1650439845(1).jpg

        (樂山市脫貧攻堅貢獻獎)

        1650439881(1).jpg 

        (群眾送錦旗)

        乘風破浪共創未來

        對今后的打算,院長李蕾表示,將圍繞市委“345”和縣委“12345”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彝鄉公立醫院黨建品牌形象,持續做好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峨眉山市中醫醫院、浙江越城區等有關單位的溝通銜接,在“十四五”期間,對標三級醫院服務能力標準,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爭創三級醫院。深化醫院人事制度和人事績效(運營)改革與管理,多渠道做好人才引進工作,為醫院發展創等和建立區域醫療中心提供人才支撐,不斷為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奮斗。

        (本史巫果 張洪瑞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延长县| 永和县| 和田市| 油尖旺区| 江都市| 皋兰县| 广丰县| 乌拉特前旗| 吉林省| 潮安县| 元阳县| 金秀| 山西省| 漠河县| 塔河县| 嫩江县| 泰安市| 睢宁县| 岳西县| 双鸭山市| 芮城县| 威宁| 中江县| 嘉禾县| 团风县| 乌拉特前旗| 南平市| 东港市| 华坪县| 扶沟县| 营口市| 冷水江市| 宜兴市| 合江县| 鄯善县| 漳浦县| 潢川县| 竹北市| 容城县|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