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鎮是“4·20”蘆山強烈地震震中,距縣城約17公里,轄區面積93.6平方公里,下轄4個村、32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5513戶14123人。
蘆山法院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市委縣委“打造踐行重建新路推動發展振興的樣板”目標,堅持“四個協同”,依托“百戰千點”,推進“雙百四進”,創新“六診”調解法,以震中法庭“小陣地”做活訴源治理“巧文章”,推動轄區社會治理從事后治理到事前治理轉變,為踐行重建新路,服務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法院實踐內涵。
十年來化解災后重建糾紛320余件,聯調矛盾糾紛690余件,開展普法宣傳186場次,掛鉤服務企業40余家,保障重點項目22個(圖形展示成果)地震前三年法庭辦理案件198件,災后恢復重建三年期間法庭辦理案件302件,近五年法庭辦理案件159件,轄區糾紛成訟率同比下降73.84%(圖形呈現對比效果)
1.打造溫情服務“解憂站”,化解涉災糾紛“護和諧”
和諧:4張圖片,解說內容:以巡回服務“小切口”做優便民訴訟“大文章”,組建法律服務隊,深入鄉鎮、社區、企業和集中安置點,通過車載法庭、院壩法庭、巡回調解等方式開展巡回法律服務960余次,打通司法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妥善化解影響災后重建和地方穩定矛盾糾紛370余件,能動服務災后恢復重建。
2.織密矛盾糾紛“過濾網”,抓實多元解紛“促善治”
善治:4張圖片,解說內容:構建糾紛化解協同機制,形成“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村組干部+鄉鎮調委會”的“五位一體”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落實定期聯絡會商、問題共研共管、矛盾聯動聯調三項制度,十年來組織聯席會議160余場次,梳理矛盾線索1200余條,聯調各類糾紛690余件,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3.奏響鄉風文明“最強音”,深化與法同行“筑幸福”
幸福:4張圖片,解說內容:把贍養問題、鄰里沖突等典型糾紛庭審搬到群眾“家門口”,開展巡回審判70場次,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效果。推行“訂單式”普法,由村組“點餐”,法官“下廚”,上門服務村組35個,協助修訂村規民約19部,助力文明村鎮創建。開展“法治趕場日”活動,利用重要節日和“趕場日”送法下鄉90場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舉辦普法講座30場次。
4.當好鄉村振興“助推器”,護航產業發展“共富裕”
富裕:4張圖片,解說內容:圍繞支柱產業強鏈、補鏈、延鏈需求,落實多元化調解、優質化庭審、“五定一包”執行等舉措,妥善審執結土地流轉、項目建設等涉產業發展案件82件,標的額6000余萬元。推行“法官+重點項目”“一企一團隊”服務機制,定期深入重點項目、定點企業,主動提供法律咨詢、風險評估等司法服務,持續擦亮震中康養旅游、特色養殖、生態果藥等產業振興新名片。十年來累計開展實地調研170余次、法治體檢120余次,提供法律意見150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