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內江市人社系統“普法宣傳月” 內江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宣傳

        來源: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4-19 19:32:55

        一、求職創業補貼

        (一)申報條件

        學籍在內江市內高校、中職的低保家庭、脫貧殘疾人家庭、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以及殘疾、特困、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申請時間為畢業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前,具體時間以學校通知為準。

        (二)補貼標準

        一次性補貼1500元/人。

        (三)申報資料

        1.求職創業補貼申請表;2.申報人員花名冊;3.學生個人資料: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低保家庭畢業生提供低保證復印件(印章頁和成員頁)等相關證明材料; 脫貧殘疾人家庭畢業生提供殘疾證(印章頁)等相關證明材料; 殘疾畢業生提供殘疾證(印章頁); 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提供高校資助系統中信息(加蓋鮮章)、貸款合同復印件;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提供當地鄉村振興部門出具的確認屬實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特困人員中的畢業生應出具民政部門發放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證》復印件等相關證明材料。

        (四)咨詢電話

        0832-2286535

        二、個人創業擔保貸款

        (一)申報條件

        高校畢業生(含大學生村官和留學回國學生)。

        (二)補貼標準

        符合條件的個人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為30萬元。

        (三)申報材料

        1.申請人的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2.工商營業執照原件及復印件;3.經營場地的租賃合同原件及復印件;

        4.從事種植、養殖的提供土地、山林、荒灘、水面等承包租賃合同;5.經辦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四)咨詢電話

        0832-2286548

        三、企業創業擔保貸款

        (一)申報條件

        1.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型企業;2.小微企業當年(申請資格審核前12個月內)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數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的15%(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8%),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3.無拖欠職工工資、欠繳社會保險費等嚴重違法違規信用記錄。

        (二)補貼標準

        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由經辦銀行根據小微企業實際招用符合條件的人數合理確定,最高不超過400萬元。

        (三)申報資料

        1.營業執照;2.法人身份證明;3.稅務登記證;4.新招錄人員證明材料及當地就業部門要求提供的資料;5.經辦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四)咨詢電話

        0832-2286548

        四、大學生創業補貼

        (一)申報條件

        1.市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服務基層項目的大學生、畢業5年內處于失業狀態的畢業生(含國家承認學歷的留學回國人員;2.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學生,以下簡稱“大學生”)在我市高校各類創新創業平臺或地方建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孵化基地)內領辦且正在孵化的創業項目和在我市通過工商注冊、民政登記,以及以其他方式依法設立,免于注冊或登記創辦的創業實體(包括符合條件的“網店”和農業職業經理人)。

        (二)補貼標準

        每個創業實體或創業項目補貼標準為1萬元。大學生可同時申報創業項目補貼和創業實體補貼,但每人只能申報并享受一次,其中創業項目不得超過10個,創業實體只能為1個。

        (三)申報資料

        1.創業項目資料應附:

        (1)本人學生證(畢業生提供畢業證或《就業創業證》)復印件;(2)身份證復印件;(3)創業項目計劃書;(4)創業補貼申報表;(5)本人社會保障卡復印件。(6)創業團隊還應附團隊負責人學生證復印件。

        2.創業實體資料應附:

        (1)領辦人學生證(畢業生提供畢業證或《就業創業證》)復印件;(2)身份證復印件;(3)創業實體概述;

        (4)創業補貼申報表;(5)本人社會保障卡復印件;(6)領辦人作為法人的工商注冊或民政登記證書復印件(開辦“網店”的,應提供“網店”網址和登記注冊網頁截圖、支付平臺收支明細、銷售產品列表及單價等證明村料;農業職業經理人應提供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指定部門的資格認定和正常持續經營的相關材料;其他免于注冊或登記的創業實體應提供相關認定材料。)

        (四)咨詢電話

        0832-2286548

        五、大學生創業吸納就業獎勵

        (一)申報條件

        在校大學生或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創辦的企業吸納就業,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吸納就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人數,給予創業吸納就業獎勵。

        (二)補貼標準

        招用3人(含3人)以下的,每招用1人獎勵2000元,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獎勵3000元,最高獎勵總額不超過10萬元。

        (三)申報資料

        1.領辦創業實體大學生身份證、畢業證或學生證;2.創業實體有關證明文件復印件;3.創業吸納就業獎勵申報表;

        4.吸納就業勞動者的身份證、勞動合同復印件;5.按合同期限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憑證。

        (四)咨詢電話

        0832-2286548

        六、企業吸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補貼

        (一)申報條件

        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此畢業年度是指畢業生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補貼標準

        1.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的,按其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最高不超過60%檔次)、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小微企業社保補貼(不包括個人應繳納部分),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2.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招用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單位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最高不超過60%檔次)給予單位社保補貼(不包括個人應繳納部分),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3.中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單位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三)申報資料

        1.營業執照;2.人員花名冊及工資支付憑證(工資表);

        3.簽訂的勞動合同(副本);4.社會保險繳費憑證。

        (四)咨詢電話

        0832-2286535

        七、就業見習

        (一)申報條件

        全日制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中職(技校)畢業生以及16-24歲失業青年可到由市人社局認定的就業見習基地參加為期3-12個月的就業見習。

        (二)補貼標準

        就業見習基地吸納就業見習人員,發放就業見習人員生活補貼后可申報就業見習補貼,補貼標準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

        (三)申報資料

        1.16-24周歲失業青年提供就失業登記證、《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申請表》、身份證復印件;就業系統中個人信息為失業狀態;2.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提供就失業登記證、《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申請表》、畢業證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就業系統中個人信息為失業狀態。

        (四)咨詢電話

        0832-2286535

        八、培訓補貼

        (一)申報條件

        1.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和離校5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2.非畢業年度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含技工院校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

        (二)補貼標準

        創業培訓:GYB(創業意識培訓)18課時,補貼金額200元;SYB(創辦你的企業)80課時,補貼金額1000元;IYB(改善你的企業)80課時,補貼金額1300元;EYB(擴大你的企業)80課時,補貼金額1600元;網絡創業培訓80課時,補貼金額1500元。

        職業技能培訓:初級培訓課時120,理論實操比例2:8,補貼金額1200元;中級培訓課時180,理論實操比例2:8,補貼金額1500元;高級培訓課時240,理論實操比例2:8,補貼金額1800元。

        (三)申報資料

        1.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補貼個人申報表;2.個人身份證復印件;3.身份類別證明材料;4.培訓(鑒定)機構開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5.培訓(鑒定)補貼人員取得的職業技能證書復印件;6.本人承諾書(對培訓真實性無重復申領及虛報冒領的承諾)。

        (四)咨詢電話  0832-2286541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盐池县| 铁岭县| 额济纳旗| 平原县| 兴义市| 华坪县| 虹口区| 临汾市| 榆树市| 那坡县| 孙吴县| 武穴市| 建水县| 屯门区| 滦平县| 兴仁县| 都江堰市| 峨眉山市| 临夏市| 德昌县| 绥中县| 正定县| 堆龙德庆县| 永兴县| 顺昌县| 龙游县| 山阴县| 博乐市| 板桥市| 长顺县| 禹州市| 天气| 中卫市| 尤溪县| 阳城县| 新乡市| 宝鸡市| 酉阳| 呼和浩特市| 温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