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縣選取符陽街道、堯壩鎮為法治標桿鎮(街道),精準構思、因地制宜、以點帶面,立“桿”以待見影,推動鎮(街道)依法治理水平上新臺階。
立“桿”: 扛牢主體責任,掌好法治建設“航船舵” 一是明確第一責任人職責。明確鎮(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嚴格履行“四個親自”“五個同”,將法治鎮(街道)建設融入黨委、政府日常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 二是建立“1+1+1”法治模式。采取“司法所+鎮(街道)內設機構+法律顧問”的“1+1+1”模式,共完成審查51件,參與涉法事務專題研究20余次,提出相關法律建議意見70余條,采納率100%,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了黨委政府行政決策法律風險。 三是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建設標準綜合執法隊陣地,配齊執法人員,健全執法制度并按規定進行公示,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執法工作,執法隊伍日常執法成效明顯。符陽街道2022年辦理行政處罰案件103件,人均辦案3.96件。堯壩鎮2022年辦理行政處罰案件20件,人均辦案1.67件。 見“影”: 樹牢法治意識,奏響法治宣傳“最強音” 一是打造“沉浸式”城市普法“微陣地”。符陽街道扎實推進“法”“景”融合特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匠心打造以濱江路法治文化廣場為主陣地,合江縣禁毒主題公園、魏家祠民法典廣場等10余個精品法治“微陣地”,充分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等內容融入,營造“潤物細無聲”的法治氛圍。 二是健全“1+5+N”法治志愿隊伍。符陽街道凝聚多方力量,健全“1+5+N”法治志愿隊伍體系,成立“愛荔城”法治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開展政策理論、法治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150余次。 三是推行“1123“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符陽街道建立街道一名領導、一名村(社區)包聯領導、二名干警、三名骨干(村居小組長、街道干部、網格員)共同組建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強力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和問題線索收集工作,走訪摸排重點人群,開展反電詐和普法宣傳工作。2022年至今調解成功355起,未發生因調解不及時、不到位而引起民轉刑和上訪事件。 見效: 凝聚法治合力,擰緊基層治理“保障閥” 一是發揮“法治打更匠”作用。堯壩鎮組建打更隊伍,夜晚在古鎮開展治安巡邏和安全隱患排查,提醒旅客夜間活動注意安全防護,指導商家做好安全防護,發揮打更匠治安防范警醒作用,切實保障游客和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巡邏隊自組建以來,共開展治安巡查350余次,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宣傳230余次,化解矛盾糾紛40余起。 二是法律服務“進高速”。堯壩鎮與四川高速公路公安局三分局第八大隊在G4215蓉遵高速堯壩服務區聯合成立高速公路社會治理辦公室,專門負責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和交通維修糾紛調解,延伸對計量差異、文明旅游、商品經營、食藥安全等糾紛進行現場調解。高速公路社會治理辦公室建成以來,共受理矛盾糾紛6起,調解成功6起,實現矛盾糾紛不出服務區。 三是“法治茶館”提檔升級成功“出圈”。堯壩鎮在保留“法治茶館”古色古香整體氛圍基礎上,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務站,2022年4月升級啟動后,以“情景劇+宣講”等形式進行同步多媒體直播,截至目前已完成宣講并線上同步直播20余期,覆蓋人群15萬余人次。服務經驗被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法治日報》、學習強國、中央政法委官方微信公眾號“長安評論”、四川衛視、《四川法治報》等各級媒體平臺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