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清風拂,送廉進萬家。一張桌子,幾條板凳,村民們三三兩兩聚攏,安靜的院壩不一會兒就熱鬧起來了。成都東部新區丹景街道辦事處全體紀檢干部下沉基層一線,開展“走基層、訪民生、解難題”壩壩會,“面對面、零距離”交流,傾聽民聲民意,解答群眾難題,春雨潤物般,將“廉潔”的種子植入基層干部和群眾心田。
通報典型案例,警示黨員干部
“壩壩會”開場,丹景街道紀工委書記王奎以廉潔為主題,以故事為載體,講述身邊的清廉榜樣、家風故事,通報成都市8起年輕干部腐敗問題和東部新區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基層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用“生動化”的家風故事和“身邊化”的警示案例,將黨規黨紀、廉潔意識輸送到基層黨員干部和村居群眾心中,營造全面從嚴治黨氛圍,帶動轄區清廉家風建設。
搭建溝通橋梁,解決群眾難題
在現場提問、互動解答環節,村民群眾你一言我一語,打開了話匣子,現場氣氛熱烈,大家暢所欲言:“書記,我們村的土地被馬拉松賽道項目征占了,至今未支付征地款,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能不能想辦法解決一下啊”。街道紀工委書記對群眾提出的問題逐一進行答疑解惑,不能現場解答的問題,由工作人員做好詳細記錄,后期同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后,及時處理并將結果反饋群眾,確保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丹景街道召開了10場壩壩會,收集問題建議58個,現場答復問題32個,需街道部門聯動解決問題8個,上報區級部門協調解決問題3個。
走進田間地頭,傾聽民聲民意
由被動“接訪”變為主動“服務” ,“壩壩會”結束后,街道紀工委、村級紀檢委員組成廉情監督工作小組,深入田間地頭、社區院落,走近群眾,蹲下身子,與群眾拉家常,了解群眾需求,認真傾聽群眾意見和建議,重點收集反映征地拆遷、民生、三資管理等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讓群眾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問題有人管,最大限度化解群眾積怨,解決群眾難題。截至目前,已收集問題21個,形成廉情專項臺賬,推動解決問題1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