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內江市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行“春雷行動2023”新聞發布會,省市媒體記者應邀參加。該局新聞發言人就開展“春雷行動2023”各項任務的階段性推進情況和成效作了通報。
此次行動中,該局將“春雷行動2023”與全省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和掃黑除惡市場流通領域亂象整治等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同時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強化柔性執法,注重把握監管執法的“時度效”,重點整治了藥品醫療器械、食品、重要工業產品、特種設備安全、知識產權保護和擾亂市場秩序等領域的違法行為,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格落實內江市市場監管優化營商環境行政執法“5+N”活動,既是“春雷行動”,也是“春風行動”。一方面秉持“以教育為主”“少罰慎罰”的執法思想,執法過程中注重公平正義,廣泛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柔性執法方式,對于初次違法且危害結果輕微,能及時改正的違法行為,實行“首違不罰”。實施說理式執法方式,適時制定不予處罰、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從重處罰五張清單,認真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理由,采用說理式執法文書,減少行政爭議。另一方面將執法與服務融為一體,始終站在市場主體的角度,審慎實施重大行政處罰,嚴格重大行政處罰審批程序,著重通過行政指導、教育引導的方式,促使市場主體主動糾正違法行為,降低執法成本。
第二,該局切實做好2023年元旦、春節及“兩會”期間重要民生商品和服務的市場秩序及安全穩定,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堅持日常監管與春雷行動相結合,發揮全局干部職工的作用,多領域齊頭并進,積極發掘案源,從嚴從快查處違法行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著力整治藥品安全領域違法行為任務中,該局認真落實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責任,結合全省集中打擊整治危害藥品安全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點針對當前市場需求量大的新冠病毒防治藥品、醫療器械品種,排查處置經營使用環節的風險隱患,依法從嚴查處違法行為,確保人民群眾用藥用械安全。
一方面,開展藥品重點品種質量安全專項執法檢查,以退熱、止咳、抗病毒、抗菌素、感冒藥等新冠病毒防治藥品為重點品種,以藥品零售門店、網絡銷售企業和醫療機構等藥品經營使用單位為重點對象,以藥品進貨渠道、冷鏈保障、儲運管理、處方藥銷售、信息展示和追溯等為重點內容,開展專項檢查整治,嚴肅查處無證經營藥品、經營使用假劣藥品、非法渠道購銷藥品、違規銷售處方藥、買商品贈藥品、違規信息展示等違法違規行為,涉及藥品生產、批發環節的及時報告。
另一方面,開展醫療器械重點品種質量安全專項執法檢查。以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服等疫情防控醫療器械為重點品種,針對藥品零售門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等經營使用單位,重點檢查經營主體(包括線下實體經營和網絡銷售)資質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履行相應的進貨查驗義務和銷售記錄;是否按照說明書和標簽標示的要求貯存和運輸;產品是否從具有合法資質的經營主體購進等情況;重點查辦無證生產經營、生產經營無證產品、生產經營產品不符合強制性標準或產品技術要求等違法違規行為。立案查處藥品安全領域違法行為案件10件。
在著力整治食品安全領域違法行為任務中,該局以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地落實為抓手,嚴格貫徹落實“四個最嚴”重要要求,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一是整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嚴肅查處未按規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未按規定配備、培訓、考核食品安全總監或食品安全員,未按要求開展食品安全自查的違法違規行為。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故意實施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性質惡劣或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堅決依法依規處罰到人。
二是整治食品生產經營突出問題。聚焦生產經營各環節突出問題加大監督抽檢和不合格產品查處力度,對連續抽檢不合格的從嚴查處,對抽檢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加強溯源查處。生產環節重點整治食用植物油以次充好、摻雜摻假、違法違規添加乙基麥芽酚、黃曲霉毒素B1超標、塑化劑污染等問題;蔬菜制品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用物質等違法違規行為;銷售環節重點整治未按規定開展進貨查驗,銷售無追溯信息的進口冷鏈食品、重金屬超標的大米、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的肉類及其制品等違法違規行為;餐飲服務環節重點整治校園和養老機構食堂資質不全、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火鍋底料添加非食用物質,油餅油條、醬鹵肉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餐飲具大腸菌群超標、陰離子洗滌劑殘留超標等違法行為。立案查處食品安全領域違法行為案件37件。
在著力整治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領域違法任務工作中,該局鞏固10類重點工業產品隱患排查治理和燃氣具等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成效,突出重點時段、重點產品、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強化監管執法,守住產品質量安全底線。組織開展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執法檢查,聚焦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物容器、電線電纜、建筑用鋼筋、水泥、化肥、消防產品、燃氣具、電動自行車、煙花爆竹、冬季取暖設備、非醫用口罩等重點產品,突出農貿市場、便民服務點和銷售門店等重點流通領域,重點查處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質量違法行為。立案查處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領域違法行為案件26件。
在著力整治特種設備安全領域違法行為任務中,該局加強特種設備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聚焦化工、工貿、燃氣行業和人員密集場所“四大重點領域”,深入開展特種設備安全三年整治“回頭查”和歲末年初特種設備安全重大隱患專項整治,重拳整治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非法使用超設計使用年限的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的行為;物流、倉儲、冶金、建材等工貿企業和重點工程施工工地違法使用超期未檢或檢驗不合格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不予消除繼續使用的行為;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違法充裝非自有產權氣瓶、超期瓶、報廢瓶的行為;大型商超、車站、旅游景區、主題公園等人員密集場所非法聘用無證人員作業和違規使用檢查維護不到位特種設備的行為。按計劃組織開展了常規監督檢查和元旦、春節期間專項監督檢查,利用節慶活動等時機組織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宣傳和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普及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常識和技能。立案查處特種設備安全領域違法行為案件1件。
在著力整治知識產權領域侵權假冒違法行為任務中,該局準確把握目標和重點,嚴格落實要求。
一是聚焦農貿市場、便民服務點、展銷會等區域,以食品、藥品、農資、家用電器為重點,嚴厲打擊“兩節”期間熱銷產品假冒專利和商標侵權行為。二是以川渝知識產權保護名錄為重點,積極開展跨區域行政執法、糾紛調解、維權援助等協作,有力維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良好創新環境。
三是加強綠色低碳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積極處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專利侵權糾紛。四是堅持質量導向、注重源頭保護,持續推進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行為整治,大力規范知識產權代理行業。
五是以知名白酒企業商標專用權保護為重點,嚴厲查處侵犯酒類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指導和支持知名白酒企業維權。立案查處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案件1件。
在著力整治擾亂市場秩序違法行為任務中,該局緊密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新要求,一是嚴厲打擊擾亂涉疫物資價格和競爭秩序的違法行為,重點整治藥品、醫療用品違反明碼標價規定以及哄抬價格、價格欺詐、串通漲價、虛假宣傳、仿冒混淆、商業詆毀等違法行為。二是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聚焦民生和商業營銷中的熱點問題,重點查處經營活動中的市場混淆行為,利用虛構“用戶體驗”“權威文獻”及發布“軟文”等方式開展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加強商業秘密保護。
三是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行為,重點查處醫療美容、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教育培訓等領域虛假違法廣告行為。四是嚴厲打擊網絡交易違法行為。重點整治網絡交易經營者未經信息公示開展經營活動,以及網絡交易平臺不履行平臺內經營者身份信息核驗登記義務等違法違規行為。
五是加強掃黑除惡市場流通領域突出問題整治,結合掃黑除惡市場流通領域整治工作,防范化解涉黑涉惡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深挖核查涉黑涉惡和行業亂象線索,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治理長效機制。立案查處各類擾亂市場秩序違法行為案件16件。
該局下一步將緊扣“春雷行動2023”總體要求,繼續做好市場監管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嚴防死守關鍵卡口和重點環境區域,加強部門協作,定期開展聯合檢查執法。結合市中區實際因地制宜完善監管措施,精準化解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重要工業產品等安全風險,科學指導并督促生產經營主體規范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積極展現市場監管部門擔當作為,全力守護市中區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