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社區矯正對象作為特殊人群,其心理情緒可能出現波動,可能會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嘉陵區司法局關于在矯正對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關文件通知要求,增強矯正對象自我調適能力和抗壓能力,日前,南充市嘉陵區司法局南湖司法所面向矯正對象袁某甲(化名)開展了心理健康談話教育。
針對疫情期間,矯正對象可能存在的一些消極、負面情緒或者心理認知,南湖司法所從多角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引導、激勵。
引導學會釋放壓力和負面情緒,樹立陽光心態。南湖司法所叮囑該矯正對象,疫情雖然對其工作、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要換位思考,這段時間自己陪家人的時候多了,又何嘗不是增進家庭情感的一個契機呢。“風雨過后,總會見彩虹,不妨嘗試通過運動、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減緩焦慮情緒,樹立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
引導學會正面自我暗示,培養豁達的心境。南湖司法所叮囑該矯正對象,要學會善用自我暗示法,不斷激勵自己,增添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動力。要培養豁達的心境,平衡好工作生活的關系,學會自我調適。
引導樹立正確的角度定位,心平氣和對待矯正。南湖司法所在談心中,以該矯正所犯罪為例,指出與其把社區矯正當做包袱和負擔,不妨把社區矯正作為難得的“學期”,正視過去的犯罪,正視自己在家庭的責任與定位,心平氣和對待矯正,這樣或許就能少不少紛擾,也有助于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避免重蹈覆轍。(任健 何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