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河
回鄉
深入寒冬的景色
越來越樸實無華
幾乎返回到黑白片
一路跟著跑啊跑
跑得數度暈眩
高速路最大好處
來的來去的去
全程涇渭分明
任你撒蹄奔騰
跑多了把距離跑近
車多了把馬路擠窄
太熟悉的地方難見興奮
好處是全不用著急
日子還長得很呢
2023等我啟封
2022等我收官
我用目光的標尺
一節一節地量度
新一年我當老裁縫
戴著老花眼鏡
一把剪刀一把尺
許下三百六十五個祝福
為每個好日子量身定做
遠看煙霧彌漫處
裊裊鄉愁化不開
下午四點的冬陽
第一場大雪之后
太陽任何時候出現
都不早不晚
鳥雀們放棄了評頭論足
紛紛站出來表示歡迎
禁足令早已靜默
人們卻習慣了裹足不出
想象中室內室外兩重天
宅居與躺平
似乎比較靠譜
老人小孩容易相信神話
更像是夸父的嫡傳
選擇了追逐太陽
在院外開闊地上游走
海棗樹與鐵樹上下攜手
千手觀音現身
扯住了陽光的線頭
不讓太陽飄遠
太陽白得太無力了
撲騰得像桌上生日燭火
生怕吹一口氣
就能把它吹熄
一個長發披肩的男生
被卷毛狗追著跑
他黑恤單薄
應該是逆時針轉動
若能把太陽的時針
掰回到正午
其可能會好受一些
剛從草叢中穿出來的風
表情冷艷不置可否
再試水溫
四十五度太涼
六十度嫌燙
讓事實說話吧
專試五十六度
一壺水量級不夠
只夠一只腳探測
另一只腳懸在空中
事實上已然涼透
那就燒兩壺水吧
那么第一壺水
需要稍安勿躁
水溫理當略高
哪知第一壺水
一燒就燒到六十二度
第二壺水不敢造次
燒到標準的五十六度
兩壺混合溫度水洗腳
感覺怎么樣
還真不好說
在現實與理想之間
我們總希望
完美的結果
其間的距離
甚至睜眼相碰
用不上判斷誰對誰錯
在2022與2023
犬牙交錯的風口
再試水溫洗了個腳
似乎從腳洗到了頭
黃豆五花肉炒鴨
生活開始向內
支起一口鐵鍋
油鹽醬醋準備好了
一只觀音閣麻鴨主意已定
從端坐蓮花臺起身走下
要換一種方式涉江
身上黑一塊白一塊
肚板皮拖地的黔邵花豬
也就是俗稱的寧鄉豬兒
最早聽到了消息
愛憎分明如同身上黑白分明
大方地取下三五塊五花肉
追隨麻鴨去行吟求索
看熱鬧不嫌事多的黃豆子
咯嘣咯嘣急得在熱鍋上跳
嚷嚷著一盤好菜舍我其誰
歡喜鑼鼓是一擂缽的油發辣子
就那么當頭一淋
鴨香肉香豆香三香噴
遠勝唐伯虎三點秋香
涉江是從此岸到彼岸的游渡
味蕾是游子心尖尖上的遠方
留住他的胃就留住了他的心
思鄉的人兒淚眼遙望聞香歸航
(作者系中國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