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有澤
齋名 養正堂
四川省傳統文化協會會員
四川省蓬安縣政協書畫院
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成都市丙戌書畫金石研究會
書法的審美是多元的,既有力勢氣的人文表達,也有點線面的關系處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力勢氣,這是毛筆字書法區別于其他所有藝術形式的審美要點。
所謂力、勢、氣:
一是筆畫的骨力,看點畫好不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看吃沒吃住骨力。二王以降筆法都是同一套,各個書家只是按自己的節奏在提按使轉上各有不同。既要每筆都能吃住骨力,還能寫得快,這是筆法的基本要求。而筆法好才能帶出所需要的勢。
二是結構的勢。結構是動態的,是在寫字的過程中按勢所需靈活調整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字勢,隨著每次寫字的情緒不同,也會出不同的勢。調整結構就是去營造這個勢。單字會根據前幾筆去調整后幾筆,整體會根據前幾個字去調整后幾個字。心中要有整體的勢,但不要有確切的規劃,隨勢而動。
三是氣象,是情緒的表達。情緒不同的時候寫出來的字也不同,要把情緒寫進字里。是肅殺凌厲,是慷慨悲歌,是閑云野鶴,是方正嚴肅,是安逸喜樂,都要從筆下表現出來。
力勢氣三者都是抽象的,非直觀的。而點線面也是非直觀的,它是每個筆畫的起行收,是每個字點畫之間的協調呼應,是整篇畫面感的營造以及字與字之間的安排。
因此,毛筆字的欣賞是完全抽象層面的,是絕對非大眾的。即便在古代所有受教育者都用毛筆寫字的情況下,真正用毛筆字進行藝術創作的也是極少數。在現代,只要是寫毛筆字好像就是在參與藝術創作,這是不對的。用毛筆字進行創作的門檻非常高,從古至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也是不多。
對榜書而言,力勢氣則顯得更加重要。字形大,字數少,力不足則撐不起大字的骨架,勢不足則不能僅用幾字就撐起巨大的空間,氣不足則不能讓字的氣場延伸至紙面空間之外。朱和羹《臨池心解》云:“凡寫榜書,須我之氣足蓋世,雖字尋丈,只如小楷,乃可指揮如意,有意展拓,即氣為字所奪,便書不成。”作榜書當如獅子搏兔,用盡全力,將自己的精氣神通過筆墨灌注到紙里,堅定堅決,不帶一絲遲滯。
如此,才能讓一副榜書作品有力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