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的形象,關乎黨的威信,關乎事業興衰。三重機制的提出,恰如一股清流,為黨員干部的精神修煉指明了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常溫入黨誓詞,猶如在心靈深處點燃一盞明燈。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正是對初心最好的詮釋。黨員干部當時時重溫誓詞,讓“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誓言在血液中流淌,讓“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承諾在行動中踐行。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黨章是黨員干部的精神坐標。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箴言,道出了修身養性的真諦。常憶黨章,就是要以黨章為鏡,正衣冠、明得失、知榮辱。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唯有筑牢黨性之基,方能行穩致遠。
“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黨紀處分條例是懸在黨員干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包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為官之道,彰顯了敬畏之心的可貴。常思黨紀,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三重機制環環相扣,鑄就了黨員干部精神修煉的完整鏈條。在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唯有常溫誓詞以明志,常憶黨章以修身,常思黨紀以正行,方能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書寫無愧于黨和人民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