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善用"加減乘除"鍛造新時代過硬干部隊伍

        來源:廣安經開區(qū)棗山街道辦事處 作者:劉川 發(fā)布時間:2025-04-14 07:31:24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全面提高干部現(xiàn)代化建設能力,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提供堅強組織保障。事業(yè)興衰,關鍵在人;發(fā)展成敗,重在干部。面對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黨員干部必須與時俱進提升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水平,以過硬政治素養(yǎng)和高強本領能力,扛起現(xiàn)代化建設的時代重任。用好“加減乘除”方法論,既是干部自我革新的實踐路徑,更是鍛造堪當大任執(zhí)政骨干的必然要求。  

        以“加法”鑄魂,在知重負重中彰顯政治擔當。 擔當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基因,也是干部履職的根本要求。新時代黨員干部,必須胸懷“國之大者”,把民族復興的使命扛在肩上,把人民幸福的期盼放在心上。要善于從群眾“最期盼的事”做起,從發(fā)展“最突出的短板”補起,從治理“最棘手的難題”破起,以“朝受命、夕飲冰”的事業(yè)心,“晝無為、夜難寐”的責任感,推動黨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無論是鄉(xiāng)村振興的一線,還是改革攻堅的前沿,都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謀長遠,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干實事,真正讓發(fā)展藍圖轉化為民生答卷。  

        以“減法”正身,在自我革命中淬煉過硬作風。作風關系黨的形象,決定事業(yè)成敗。古語云:“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黨員干部必須常修“減”字訣,減去形式主義的虛火、官僚主義的架子、享樂主義的貪念,以“三省吾身”的自覺守住政治關、權力關、交往關。要慎獨慎微,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要防微杜漸,扣緊第一粒扣子、把好第一個關口、守牢第一道防線。唯有以“刮骨療毒”的勇氣革除積弊,用“釘釘子”精神糾治“四風”,方能以清風正氣贏得群眾信任,以務實作風凝聚奮進力量。  

        以“乘法”提效,在創(chuàng)新變革中激活發(fā)展動能。現(xiàn)代治理需要乘勢而上的智慧,更呼喚事半功倍的作為。當前,從“一網通辦”到“跨省通辦”,從“秒批秒辦”到“無感審批”,政務服務改革的“乘法效應”正在顯現(xiàn)。黨員干部當強化“服務即競爭力”理念,善用數(shù)字技術破除“數(shù)據(jù)孤島”,巧用制度創(chuàng)新打通“政策堵點”,通過流程再造讓企業(yè)“輕裝上陣”,借助機制優(yōu)化讓群眾“少跑快辦”。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的實踐中,更需以創(chuàng)新思維做優(yōu)營商環(huán)境“乘法”,讓每一項政策都能釋放“倍增效能”,每一個服務窗口都成為“發(fā)展加速器”。  

        以“除法”固本,在克己奉公中永葆清廉本色。清正廉潔是干部立身之本,更是政治生命線。面對復雜環(huán)境的考驗,黨員干部必須常做“除法運算”:除去特權思想,牢記權力姓“公”不姓“私”;割除利益羈絆,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掃除僥幸心理,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防線。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視名節(jié),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抵御誘惑,以“新松恨不高千尺”的追求涵養(yǎng)正氣,真正做到不為物欲所累、不為人情所困、不為名利所惑,以兩袖清風書寫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時代答卷。  

        “加減乘除”看似是簡單的運算法則,實則是干部能力建設的系統(tǒng)辯證法。新時代的“趕考”路上,唯有以“加法”扛責、用“減法”修身、靠“乘法”增效、憑“除法”守廉,方能鍛造出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yōu)良的干部隊伍。這是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關鍵所在,更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偉業(yè)的根本保障。黨員干部當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答好新時代的“執(zhí)政三問”,在歷史的考卷上寫下人民滿意的答案。


        責任編輯:崔婷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xù)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fā)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fā)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古蔺县| 当雄县| 汾阳市| 腾冲县| 无为县| 弥勒县| 富锦市| 崇仁县| 横峰县| 余干县| 张家界市| 昭平县| 教育| 拉孜县| 内丘县| 阜新| 延长县| 云梦县| 衡阳县| 镇江市| 定西市| 遂溪县| 石门县| 巴林左旗| 盐津县| 阳原县| 江油市| 搜索| 五莲县| 江城| 都昌县| 蕲春县| 顺义区| 铜陵市| 石台县| 南靖县| 射阳县| 固镇县| 石首市|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