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三伏天,連續的高溫天氣給身體帶來諸多的不適感,不但影響我們的生活,也影響我們的工作,面對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等工作的高要求,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以天氣炎熱而“躲一躲”“歇一歇”,而是要善于“防暑降溫”,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的工作作風面對當前各項挑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炎熱的夏天,一個現象是不會“防暑降溫”,好似熱情似火,其實是得了熱病,輕則脾氣暴躁、心情煩悶;重者頭腦發熱、患上“中暑”疾病,表現在工作上就是使“蠻勁”、容易沖動、急于求成,不進行冷靜思考、深入分析,抓不住問題的關鍵和重點,好似“轟轟烈烈”推進,實則雷聲大雨點小,工作沒有多大的實際成效。對待群眾簡單粗暴、高高在上,沒有耐心傾聽群眾心聲,渾身散發著“火氣”,“烤”得群眾“滿頭大汗”,反而疏遠了和群眾的關系、破壞了干群“魚水情”。
炎熱的夏天,另一面就是所謂的太能“防暑降溫”,患上“空調病”,喜歡呆在舒適的空調房里,貪戀清涼、拋棄吃苦,不愿意認真思考工作、履行職責,接受風險和困難這些“火”與“熱”的考驗,得過且過,成為“躺平式”干部,也不愿意走出去、走進群眾,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紙上談兵、遙控指揮,搞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丟掉了實事求是、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路線等光榮傳統。
因此,炎熱的夏天,我們要善于“防暑降溫”,不得熱病,也不得“空調病”,調節好身體和精神狀態,以健康的“小我”努力成就奮斗的“大我”。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偏離人生價值方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肩負的職責和使命,不忘初心,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敢于善于接受風險和困難挑戰,全面思考謀劃工作、腳踏實地落實工作,注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實干巧干,時刻牢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就是對偉大事業的最大貢獻。要把群眾當親人,走進群眾,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切實解決群眾困難,把為民服務真正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真正成為職責的“落實者”、群眾的“貼心人”。
(張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