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一男子無證采伐60畝林木,被依法刑事拘留并補種樹苗10.5畝

        我市開出首張涉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單
        來源: 作者:魯妮娜 發布時間:2021-12-09 17:19:09

        12月3日,市林業局、雨城區林業局來到雨城區多營鎮五營村,查看“雨城區晏場鎮后經村河口組園墳(小地名)濫伐林木案”當事人履行樹木補栽補種協議的現場。

        面積10.5畝的山坡上,新種植的楨楠和香樟樹苗正在生長,多年后,它們會長成參天大樹,讓本就翠綠的山林更加蔥郁。

        這是我市首次涉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標志著我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新的進展,也是我市實現林業生態修復和提升的重要途徑。

        案情回顧:

        無證采伐60畝林木

        今年8月6日,雨城區林業局接到晏場鎮林業員報告,晏場鎮后經村四組“園墳”(小地名)有村民無證采伐林木。

        8月10日,雨城區林業局派人現場調查發現,當事人唐某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為了在天然次生林中栽種的柳杉樹苗正常生長,雇請工人用油鋸和彎刀對林地內天然林木進行采伐(擇蔸)。所有被“擇蔸”樹木的根部,被油鋸和彎刀砍伐進樹木木質部3厘米至15厘米的深度,不是簡單的剝樹皮行為。

        經甘孜州長江江源林業有限責任公司勘驗鑒定,采伐地塊面積4公頃(60畝),采伐林木平均胸徑20.9厘米,平均樹高11.89米,共采伐闊葉林(硬闊)340株,蓄積77.97立方米。

        經調查,唐某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采伐林地上的林木應當申請采伐許可證,并按照采伐許可證的規定進行采伐”的規定。

        雨城區林業局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安部《關于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準》第二條第二項“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點為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或者幼樹500株至1000株”的規定,此案已經達到刑事案件立案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于今年9月1日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予以追究刑事責任。9月23日,唐某被依法刑事拘留。10月30日,雨城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目前,案件正在由公安機關進一步依法偵辦中。

        生態損害:

        補栽補種樹木

        11月3日,市林業局召開首例涉林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會,雨城區林業局、區檢察院、區法院、區公安分局、第三方鑒定機構、涉案賠償義務人唐某代理人及律師一并參加磋商會。市生態環境局列席,并給予工作指導。

        唐某濫伐林木的行為,破壞了林業生態環境資源,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根據《四川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程序規定(試行)》《雅安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賠償權利人和義務人就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認定、責任承擔、履行方式和期限等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并簽署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

        “根據2019年《雅安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唐某的情形屬于適用范圍中‘在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生態環境資源類案件中,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其中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造成生態環境損害有明確賠償或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一項。”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解釋。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簽署后,唐某除接受刑事處罰外,由四川省長江造林局蜀西分局設計作業,在多營鎮五營村異地補種樹苗10.5畝。“由于原破壞地尚種有樹木,因此我們采取異地補種的方式,在長江造林局造林作業區域內補種。”該負責人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七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濫伐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在原地或者異地補種濫伐株數1倍以上3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濫伐林木價值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故唐某造林、補栽樹木共1173株。”

        教育意義:

        加強林地保護

        我市森林資源豐富,全市林地面積1891.54萬畝,占市域面積的83.8%,森林覆蓋率達69.36%,林業經濟收入是林區群眾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在目前國家實行天然林保護制度,嚴格限制天然林采伐的大背景下,唐某為了經濟利益,擅自破壞天然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少部分單位或群眾法律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以為偏遠林區監管難度大,濫伐林木、無證采伐等違法行為不會被發現,或受經濟利益驅使鋌而走險,不惜違法破壞森林資源。

        此案的查處,對有同樣想法的人員起到了警示作用。

        “我現在想在原來的林地里種植一些藥材,可能要涉及砍樹,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處理呢?”查看補種現場情況當天,唐某的妻子向雨城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咨詢。

        “經過這次事件后,無論是我、我的丈夫,還是我們周圍的人都明白了采伐林木必須辦理相關手續,并在許可范圍內采伐,以后不會再做這樣損壞林地的事了。”唐某的妻子說。

        雨城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案涉及集體利益,晏場鎮后經村四組村民特別關注此事,這個案子屬典型的毀林案。案件的依法高效查辦切實維護了法律的權威性和群眾的合法利益,體現了林業主管部門嚴格保護森林資源,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涉林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心,通過以案釋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對群眾普法宣傳教育起到良好效果。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首宗林業生態損害賠償磋商協議的成功簽訂,對全市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工作起到強有力的示范作用,下一步,我市林業部門將不斷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繼續以高壓態勢打擊生態環境損害行為,讓侵占生態環境的違法者得到應有懲處,將“環境有價,損害擔責”落到實處,守護雅安的綠水青山。

        (魯妮娜)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大姚县| 石泉县| 宿松县| 远安县| 定陶县| 尚义县| 南召县| 南溪县| 盘锦市| 南陵县| 西峡县| 高唐县| 佛冈县| 资兴市| 咸丰县| 黎川县| 河间市| 玛沁县| 道真| 娱乐| 加查县| 凤凰县| 平远县| 平阴县| 泾阳县| 清流县| 延边| 巴彦淖尔市| 调兵山市| 金沙县| 当涂县| 宾阳县| 八宿县| 平顺县| 大田县| 南阳市| 自治县| 札达县| 吉隆县|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