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威遠縣人民法院派駐觀英灘鎮騎龍坳村的“第一書記”、中共黨員,一位腳踏實地,敢為村民尋找致富路的吹牛人劉明坤的事跡被廣大村民傳為佳話。說起這位劉書記,村民都豎起了大 拇 指 稱贊:劉書記 吹 的 每 個“牛”都實現啦,他帶領村民 走 上 了 致 富 路 。 從2017年到2020年,在他任第一書記的日子里,村上已形成了“云橘”、黑山羊養殖、鄉村旅游三大支柱產業。
劉明坤在果園剖開一個云橘,個大飽滿,汁水甜蜜
第一個“牛”——吹出致富的農民夜校
觀英灘鎮騎龍坳村是個脫貧村,轄區面積17平方公里,有20個村民小組,845戶共2362人。騎龍坳村常年云霧繚繞,宛若人間仙境,可在這當第一書記,卻不是件美差。2017年4月,當他歷經山路十八彎到達騎龍坳時,眼前的場景讓他傻了眼,“五六十歲的就算是村里的年輕人,吃飯三張嘴,只有五顆牙。”
青壯年多外出打工,將老人和小孩留在村里。即使勞動力嚴重不足,劉明坤還是決定建起一座農民夜校,培養出致富能人。在村民眼里,劉明坤這是吹牛,“建夜校有啥子用,我們都一把年紀了,哪個還去讀書哦。”面對質疑,劉明坤很快就行動起來。爭取資金購買桌椅凳子,動員同事捐贈二手電視機……農民夜校終于搭建起來。
學校雖然建起來了,但并不熱鬧。劉明坤意識到,學校的課程設置要實用、接地氣。為此,他走村入戶,了解村民需求,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王大爺遇到法律糾紛不知如何解決,他就引來法院黨支部共建,請資深法官解疑答惑。李大姐家愁著沒有啟動資金,他就引來銀行支部共建,帶來低利息的啟動資金。張大媽想讓水稻收成好一些,他就引來內江師院農技黨支部共建,請農技教授傳授種植技術。
如今的農民夜校吸引了很多學員,大家都說:“劉書記這‘牛’還真不是吹的,農民夜校有空調吹,有電視看,有禮物拿,還可以學技術,巴適得很!”
第二個“牛”——吹出暢銷的品牌云橘
劉明坤的第二次“吹牛”,吹出了騎龍坳村的“云”品牌。
在村里,老楊家的柑橘皮薄肉甜汁多,但因為缺乏技術、管理不到位,每年只有1000斤的收成,加上品相不好,3元一斤也被人嫌棄。可是,劉明坤第一次吃這個橘子就感覺到了不同,一個勁兒地對老楊說:“嘿,這個柑兒好吃,我幫你賣!”“這牛是不是吹大了,萬一賣不出去怎么辦?”劉明坤心里也有些打鼓。他決定先看看同事、朋友們的反映,他買了些果子放在大家上下班必經的單位門衛室,滿屋橘香,同事們紛紛打聽這是什么品種?劉明坤靈機一動道:“這是我們騎龍坳的云橘!”這話一出,大家爭相購買,劉書記看到了希望。他立即為云橘設計了包裝盒,還在威遠組工的微信公眾號上打起了廣告,做起了代言。他帶著80斤云橘,在農產品展銷會上唱起了“空城計”:“來來來,走一走,轉一轉,云橘攤攤站一站。免費品嘗不要錢,只要你們說句好,打開微信掃一掃。云橘柑兒抿抿甜,包郵送到家門前!”他的妙語連珠引得大家紛紛駐足品嘗,云橘訂單超過2000個,同事都笑他是一個十足的水果販子。
“云橘”品牌越傳越遠,曾經3元一斤無人問津,如今8元一斤也供不應求;村民們的年收入從3千元增長到了4萬元;2畝“云橘”園擴大成了300畝的種植專業合作社。“觀日出、賞云海、品云橘”成為了騎龍坳的三張名片,而這位愛吹牛的劉書記也成了脫貧攻堅的形象代言人。
第三個“牛”——吹出戴“金耳環”的云羊
嘗到了云橘的甜頭,劉明坤準備進一步豐富云品牌,吹吹云羊。
騎龍坳村地處山區,森林覆蓋率高,林下綠草如茵,適合養殖黑山羊。他在騎龍坳建立了一個黑山羊繁殖研究所,近年來,在劉明坤的帶領下,騎龍坳村開啟了云代養模式。
騎龍坳村黑山羊代養基地現場
在騎龍坳村1組的黑山羊養殖場,每一只黑山羊耳朵上都戴有別致的“耳環”,掃描“耳環”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它養殖的時間、所屬的主人、出欄時間以及打疫苗情況等。“每只養在這里的羊都是有主人的。從它來到羊圈的那一天開始,這個二維碼就存在了。”劉明坤介紹,因為養殖的黑山羊數量較多,為了避免混淆,養殖場給每只羊掛上了“身份證”。據養殖場場主熊疆介紹,這個以代養為主的黑山羊養殖場占地10畝,現有存欄黑山羊1450只,年出欄量約2500只,代養勞務費為3.5元一天。
戴上“金耳環”的黑山羊
“2015年以前,我就在村里養殖黑山羊,但那時,因為資金有限,存欄量只有兩三百只,最多的時候能達到五六百只。”熊疆表示,傳統的養殖模式受市場因素影響大,而代養模式規避了風險。
據了解,在代養模式中,客戶預先支付羊羔費用,熊疆只需要負責喂養,極大的降低了養殖成本和養殖風險。熊疆支付土地流轉、圈舍投資、工人工資、黑山羊的吃食和疫苗費用。“以前我會擔心黑山羊賣不了好價錢,自己賠了本,而現在我只管把羊養好,壓力小了很多。”熊疆說道。在運行代養模式的第一年,熊疆經營的養殖場凈收入達到30萬元,比2015年漲了10倍。
熊疆的養殖場越做越大,吸納更多村民到此務工。喂草、割草、趕羊上山……村民李翠芳在這里務工已有5年,每天做半天工作,每月收入1200元。“只有下午才上班,平時可以種點莊稼,還可以照顧家里。”說起現在的生活李翠芳覺得輕松又滿意。
“黑山羊渾身都是寶。”據劉明坤介紹,黑山羊肉膻味極小,肉質佳,養殖山羊的排泄物也能變廢為寶,為全村柑橘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養料。
劉明坤吹的第三個“牛”又實現了:“既能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又能帶動當地村民務工增收,這種種養循環模式,承載著騎龍坳的穩步發展。”(鐘 穎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