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瀘州市納溪區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系列宣傳活動:載法治、傳溫情、暖民心

        來源:納溪區司法局 作者:楊雅淳 發布時間:2021-12-28 09:36:12

        自1979年至今的40多年間,法律援助工作在深化法律服務、化解社會矛盾、保障公平正義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面對新時代的新任務、新要求,法律援助工作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因此全社會迫切需要有針對性的法律規定,以便讓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更便利地享受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2021年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以下簡稱“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法律援助事業進入有法可依新時代。

        為更好地讓人民群眾熟知這部體現“司法溫度”的法律,提高法律援助社會知曉率,增強群眾依法維權意識,納溪區司法局以新法即將實施為契機,在全區組織開展法律援助法》系列宣傳活動

        宣傳內容上突出“三重點”

        一是深入宣傳《法律援助法》的重點內容。在引導群眾詳讀法律條文之際,闡釋法律援助法關于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拓寬法律援助渠道、保障法律援助權利、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質量等基本規定。

        2255bd3e724f27221a7f52cff66d1c7.jpg

        二是詳細講解《法律援助申請指南》。讓老百姓了解法律援助是什么、法律援助援什么、法律援助應該向什么部門申請、要提交什么材料等群眾在日常工作中最困惑的問題,讓老百姓們直觀地了解法律援助為民、惠民、便民的特性。

        f4d06a7356600add1447ee9bffe740d.jpg

        三是廣泛宣傳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知識。向農民工朋友們普及在遇到欠薪、違法辭退時的合法救濟途徑、維權程序及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診斷等基本自我保障技能,并介紹法援機構地址、電話,積極引導理性維權。

        宣傳形式上突出“多維度”

        集中宣傳

        12月27日,納溪區司法局聯合區總工會、區殘聯、區婦聯、律師事務所等相關單位在云溪橋頭開展法律援助法集中宣傳活動。通過懸掛宣傳橫幅、宣講普法資料、開展有獎問答、發放“普法大禮包”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宣傳法律知識,并設立咨詢點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切實把溫暖的普法宣傳服務送到人民群眾的心里。

        582e4fc3e136718dd9828f326e770c5.jpg

        點位宣傳

        全區廣泛開展法律援助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活動,充分發揮村(居)法律顧問和普法志愿者作用,推進法律援助法宣傳廣泛覆蓋主流受眾群體。村社區為老年人、婦女、殘疾人、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舉辦法治講座,村(居)法律顧問“點對點”解答群眾法律問題咨詢;法治志愿者們紛紛走進農家院落、在建工地、工廠車間、居民小區,“面對面”發放宣傳資料,宣講法律知識,現場解難釋惑,打通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3ecb93f8a7acf724bbed8938792276b.jpg

        線上宣傳

        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交流群等平臺優勢,打造“指尖上”的普法宣傳陣地,擴大普法覆蓋面。在“法潤云溪”微信公眾號推送法律援助法通過表決的信息及解讀法律援助法系列推文;法治志愿者們也在當家人微信群里積極推送相關信息,及時回應群眾法律需求,“隔著手機屏幕”傳遞了別樣的法律援助溫暖。

        宣傳實效上突出“精準化”

        利用對日常法律援助工作開展情況及法治志愿者到基層開展法治調研工作的統計分析,了解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重點圍繞勞動合同、婚姻家庭、土地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等方面內容對法援工作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以便及時解決群眾難題。

        428d8e8db20ea625ef70cc3b52292ee.jpg

        活動中,法援工作者們紛紛對群眾咨詢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群眾講解相關法律規定,以及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及所需資料,暢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實現“應援盡援、應援即援”,為群眾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營造了法律援助在身邊的良好氛圍。

        據統計,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3500余份,“普法大禮包”100余份,解答咨詢120余人次,線上線下受眾達10萬余人次,宣傳效果顯著,有效提升了《法律援助法》的覆蓋面和知曉率,使法律援助這一“民生工程”更加深入人心。

        (楊雅淳)


        責任編輯:唐方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东乌珠穆沁旗| 开鲁县| 屏南县| 临桂县| 天峨县| 营口市| 钟山县| 府谷县| 垣曲县| 商丘市| 吉木萨尔县| 岫岩| 绥中县| 武汉市| 德江县| 铜梁县| 罗定市| 江永县| 文登市| 双辽市| 深水埗区| 英超| 苍溪县| 新野县| 海伦市| 南华县| 兰考县| 辽阳市| 中山市| 阜城县| 麻栗坡县| 阿城市| 通渭县| 永修县| 祁连县| 吕梁市| 南昌市| 白玉县| 盐津县|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