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打造綠色農田示范區域 建設升級版高標準農田

        來源:內江市中區農業農村局 作者: 發布時間:2022-02-23 13:06:17

        為提升農田生態功能,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綠色轉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內江市中區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綠色農田建設,2022年擬在永安鎮枷擔灣村建設綠色農田示范1714畝,打造市中區綠色田園樣板。

        統籌規劃,重點打造。根據2021年高標準農田項目規劃,選定永安鎮枷擔灣村作為2022年綠色農田示范區,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田型調整210畝、坡改梯土地平整632畝、新建和改建蓄水池8口,新建并硬化機耕道2.58公里,新建并硬化便民路7.74公里,破面防護工程7.74公里。

        結合實際,為該區域定制了“五項工程三項技術”,五項工程為:“三網”配套工程、生態修復工程、循環利用工程、質量提升工程、環境保護工程;三項技術為:耕地質量提升技術、種養循環技術、綠色防控技術。重點將其打造為市中區技術先進、設施完善、功能健全、管理科學的綠色農田示范點,進而輻射帶動整體提升。

        整合資源,協力共建。圍繞高標準農田綠色示范區建設,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基礎上,整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產業強鎮、現代農業園區等項目,鼓勵、引導新型經營主體投資參與建設,協同推進高標準農田綠色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面貌,美化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提升農田綜合產能、休閑服務功能和生態功能。

        科技支撐,以點帶面。一是提升耕地質量,通過土地平整、種植綠肥、秸稈綜合利用、施用有機肥、糧豆輪套作、地膜覆蓋、化肥農藥減量等技術,有效保護與提升耕地質量。二是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通過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系統,實現水肥一體化,提高肥水藥利用率,有效節水、節肥、減藥。三是實施生態種養循環模式,將養殖產生的糞污作為種植的肥源,種植又為養殖提供飼料,進而提高經濟效益,保護生態環境。四是推行綠色防控技術,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實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

        截至目前,枷擔灣村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進度43.7%,累計完成投資224.7萬元,預計5月中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水市| 福清市| 松潘县| 平泉县| 青海省| 屯昌县| 额尔古纳市| 富阳市| 平果县| 徐汇区| 武义县| 定西市| 昌吉市| 壶关县| 连城县| 监利县| 浠水县| 深圳市| 昭通市| 井研县| 晴隆县| 黄石市| 平度市| 舒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伽师县| 恩施市| 临猗县| 内江市| 珠海市| 邯郸市| 岑溪市| 岳普湖县| 乐昌市| 库尔勒市| 天镇县| 大安市| 渝中区| 武威市| 宁晋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