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青春無“霸”,法治有愛

        來源:屏山縣人民法院 作者:肖艷梅 發布時間:2025-06-18 16:01:44

        校園應是播種夢想的田野,而非滋生暴力的荒原。為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預防校園霸凌事件發生,近日,屏山縣人民法院干警走進君山路小學,開展“反校園霸凌”專題普法宣傳活動,為同學們送上一堂生動又深刻的法治教育課。  

        法院干警結合真實案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解言語侮辱、肢體暴力、網絡誹謗、社交孤立等均屬霸凌行為!關于霸凌者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法院干警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為同學們講解相關法律知識!并提醒大家遭遇霸凌時應保留證據、勇敢說“不”、及時向老師家長或司法機關求助!

        課堂上,法院干警還為同學們設置了有獎問答環節,在踴躍搶答中,同學們不僅了解校園霸凌的法律定義及后果,明確“玩笑”與“違法”的界限,增強了法治觀念,還收獲了相關法律小知識!

        此次普法宣傳活動,既彰顯了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與關懷,也增強了公眾對法治的信仰!

        愿所有青春都能被溫柔以待,愿每一張笑臉都不再因恐懼而黯淡。


        責任編輯:孟桂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固安县| 亚东县| 扬中市| 凉山| 荆州市| 通州市| 通江县| 廊坊市| 徐汇区| 汝州市| 炉霍县| 清苑县| 茶陵县| 偃师市| 威海市| 周口市| 巨野县| 沾益县| 榆中县| 儋州市| 贵定县| 喜德县| 新乡市| 苗栗市| 皋兰县| 南漳县| 怀柔区| 海南省| 南陵县| 沾益县| 多伦县| 石柱| 富裕县| 加查县| 盐山县| 宜丰县| 罗江县| 昌宁县| 社会| 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