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對坪小學】“法治進校園”暨“森林草原防滅火”警示教育大會

        來源:金陽縣對坪小學 作者:阿說里拉 陳順友 發布時間:2022-03-26 13:54:06

        微信圖片_20220326140455.png

        初春時節,萬物復蘇,春意盎然,對小沐浴在三月的陽光里。3月25日上午10:00,金陽縣對坪小學“法治進校園”暨“森林草原防滅火”警示教育大會在操場隆重召開。參加此次警示教育大會的有:金陽縣對坪鎮黨委書記劉冠軍、對坪派出所所長陳龍和對坪小學法治副校長馬政峰同志。大會由對坪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哈馬子格主持。

        微信圖片_202203261404551.png

        大會第一項,金陽縣對坪鎮黨委書記劉冠軍作重要強調。劉書記強調涼山州當前正處最嚴厲的森林防火期且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松勁心態,繼續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要求全校師生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嚴格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主動自覺遠離人群聚集地,不去疫情高風險地區,出遠門主動報備、自覺隔離。要求教師們要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森林草原防滅火知識,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向廣大家長群眾普及森林草原防滅火知識,從整體上提高森林草原防火意識。

        微信圖片_202203261404553.png

        大會第二項,由金陽縣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新聞中心主任、對坪小學法治副校長馬政峰同志做關于“森林草原防滅火”、“禁毒防艾”、“疫情防控”三方面的講話。馬政峰強調:第一,目前涼山州森林草原防火形式依然嚴峻,必須從思想深處充分認識到火災造成的危害性。要求全校師生增強風險意識,底線意識,問題意識和憂患意識,全力抓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工作,決不能重蹈大森林火災的覆轍。第二,禁毒工作關乎社會安全穩定和人民生命健康,責任重大,不容懈怠。同學們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樹立全面禁毒防毒的法律意識,過幸福健康的生活。第三,牢記疫情防控,樹立危機意識。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不給社會添麻煩,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之戰。

        微信圖片_202203261404554.png

        大會第三項,由學生代表付譽同學發言,呼吁同學們關心愛護森林草原,認真遵守“森林草原防滅火”相關規定,上學不帶火,回家不玩火。

        微信圖片_202203261404557.png

        發生火災,積極報警,遠離火源,學生不打火。回家給家人、朋友宣傳“森林草原防滅火”相關知識,并且回家開一次“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題家庭會。

        微信圖片_202203261404555.png

        大會第四項,由對坪小學班主任代表教師李榮先做承諾發言,李老師表示森林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地球之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關心愛護森林草原。李老師承諾認真落實“七個一”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七個一”內容:校長向本校全體師生作森林草原防火報告;每月上一節森林草原防火知識課;寫一篇以森林草原防火為主題的作文;出一期以森林草原防火為題的黑板報;指導學生每月制作森林草原防滅火知識手抄畫報;組織一次森林草原防火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召開一次森林草原防滅火知識家長會)。還要開展好“小手拉大手”活動并自覺當好護林防火宣傳員,做好家長的護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

        微信圖片_202203261404556.png

        大會最后,對坪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哈馬子格強調:“森林草原防滅火”、“疫情防控”、“禁毒防艾”是當前涼山州各行各業各單位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堅決的任務,是不容許出現紕漏的工作,是考驗我們的工作是否細致到位的標準。要求全校師生提高思想認識,壓實工作責任。以此次警示教育大會為契機,認真落實“七個一”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堅決杜絕野外玩火、用火,嚴格做到“十不準”。各班通過主題班會、寫作文比賽、辦黑板報等宣傳方式,真正把森林草原防滅火、疫情防控(兩案九制)、禁毒防艾等安全意識融入到全體師生心中。同時,懇請家長配合學校強化火源管理,進一步增強防控危機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班級內部做起,從個人小家庭做起。創建一個安全、無毒、衛生、文明的新校園。(阿說里拉 陳順友)


        責任編輯:楊東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威海市| 岱山县| 平罗县| 四平市| 铜陵市| 金湖县| 龙游县| 阿城市| 临澧县| 鹤岗市| 靖州| 西乡县| 封丘县| 册亨县| 敖汉旗| 呼玛县| 巴东县| 建始县| 龙川县| 白玉县| 福泉市| 澄江县| 安顺市| 长寿区| 永丰县| 乐安县| 河曲县| 彰化市| 清涧县| 西峡县| 依安县| 鹤庆县| 扬中市| 彰化市| 永城市| 湄潭县| 壶关县| 岳阳市| 石泉县| 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