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楊,男,1981年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中共黨員,2006年3月參加工作,現任樂山市市中區檢察院二級檢察官,2018年7月到峨邊扶貧。曾被評為“優秀公務員”5次,被記個人“三等功”1次,2020年5月被樂山市委、市政府評為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優秀駐村工作人員。
陳楊的感悟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我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事業得以制勝的法寶。2018年7月,我被組織派駐到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卷木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扶貧干部。 當初決定到峨邊參加扶貧工作時,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也沒有跟家里人商量。領導征求我的意見時,我只是覺得自己曾經在馬邊工作過三年,不怕峨邊的環境艱苦,也不怕離家有點遠。想到有機會通過扶貧的方式去幫助一些人,增加一些人生體驗也挺不錯的。所以,沒有多高遠的理想,也沒有多深切的情懷,我就那么決定去了。 在過去的兩年多里,我從一名檢察干警,徹底地變成了一名鄉村扶貧干部,與村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這兩年過得并不容易,但也非常充實。扶貧期間,我始終堅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踏踏實實地完成各項任務,真心實意地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想辦法、出主意、賣力氣,得到了鎮、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及貧困戶的充分肯定。特別是我們駐村隊與老楊一家相伴相扶走過來,幫助他家從2018年的年收入8000元實現了到2020年的年收入過10萬元的脫貧致富之路,內心感到十分欣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當前正在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我認為“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不是一句空話,但要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兩年多的扶貧路讓我明白:要真正為群眾辦實事,就是要象幫助老楊一樣,讓陷入貧困的群眾走出困境,得到實惠,過上好日子。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脫貧攻堅工作不僅要扶貧,更重要的是要扶志和扶智。這就像我們養孩子,過程都是十分艱辛的,需要我們始終保持足夠的耐心、恒心和愛心。雖然無數個周末,我們不得不加班,也因此而不能陪伴家人、陪伴孩子,但只要看到像老楊一樣走上富裕道路的村民們,就會感到一切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