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江市應急委辦公室牽頭會同編辦、財政、政法、消防等市級有關部門和單位,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現場查看、翻閱資料等方式對市中區、資中縣、威遠縣及部分鎮(街道)就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開展了專題調研。
通過調研發現,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仍存在領導分工邊界模糊、災情報送缺乏協同、專兼職人員力量薄弱、應急經費物資不足等四個方面的問題和不足。
針對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按照省、市關于做好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內江市將從四個方面著力著手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
一是落實工作責任。鎮(街道)成立應急委員會,應急委員會辦公室設在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為應急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領導本轄區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其他副職按照職責分工協助做好相應應急管理工作。
二是加強力量建設。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東興區白合鎮、隆昌市響石鎮2個區域性中心消防救援站建設任務,整合重組、提檔升級市中區白馬鎮、東興區雙才鎮、隆昌市界市鎮、資中縣龍江鎮、威遠縣鎮西鎮等13個專職消防站。鎮(街道)組建不少于20人的應急隊,村(社區)組建不少于10人的應急分隊。
三是創新工作手段。到2021年底,完成“一主兩輔”應急隊伍建設“五張清單”編制,完善應急管理工作制度。中心消防救援站、鎮(街道)、村(社區)完成綜合性應急預案、專項處置方案或工作流程制定(修訂),定期開展綜合、專項及實戰化演練。
四是提升保障能力。到2021年底,應急隊、應急分隊配備個人防護、搶險輔助、通訊、照明、生活等必要的救援裝備和器材,并集中儲存,統一管理。鎮(街道)優化整合應急避難場所和消防水源,滿足應急處置需要。(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