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內江市中區玉溪街道為有效降低傳染病通過環境傳播的風險,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切實改善城鄉環境衛生質量。在全轄區范圍內開展了環境衛生大清掃志愿服務活動,共有200余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積極參與,他們深入大街小巷、樓群院壩認真清掃,極大地帶動了周圍居民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的積極性,掀起了一股愛國衛生運動熱潮。
問題排查,借力大清掃治愈“新病沉疴”
雖然玉溪街道在前期創國衛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新病”偶而發,“沉疴”未除盡。此次志愿者“大清掃”就是一次凝聚合力、共解難題的契機。在活動開始前,玉溪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統籌安排、精心組織,街道干部與各社區一起全面排查、共同梳理當前亟待解決大清掃中的新、老問題,整合力量、集中攻堅。
志愿者們協助各社區進一步強化樓院立面衛生精細化管理,落實垃圾桶加袋加蓋、無蜘蛛網、牛皮癬的要求;進一步做好邊界衛生清掃,防止“管理真空地”出現;進一步做好草地花壇清掃、及時清運枯枝落葉和雜物;進一步做好鐵路沿線的立體衛生,及時清理白色垃圾;進一步做好水池溝渠清掏,避免堵塞、減少蚊蟲孳生。
五級聯包,確保大清掃不是“一掃而過”
環境衛生的保持和美化不是一蹴而就、一掃了之、一勞永逸的。在思想上,要積極引導居民群眾形成“誰受益、誰負責”的主人翁意識。在行動上,要不斷發揮“關鍵人員”的帶頭作用,把黨旗插在群眾中。在機制上,要形成切實有效的長效機制,不搞形式、不走過場。為此,玉溪街道在劃片包干的基礎上更深入、更細化。形成街道包片領導—街道包聯干部—社區干部—網格員—樓棟長五級聯包責任機制。以黨員做先鋒、立榜樣,包片領導現場協調、包聯干部定點攻堅、社區干部與網格員協同作戰帶動群眾廣泛參與。此次大清掃活動,五級人員全員出動,精細化管理自己承包區域內的樓棟立面衛生、宣傳引導等工作。
部門聯動,通過大清掃形成聯幫包機制
此次“大清掃”志愿服務活動,共有市紀委監委、市文化館、市水務公司、區委宣傳部、區紀委監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醫保局等10余個市、區部門共同參與。大家都挽起袖子加油干:早上8:30,區委宣傳部三位副部長帶隊,分為3組,自帶清掃工具,分別到腳盆田、玉溪路、晏家灣3個社區開展大清掃活動;在翔龍社區的一處院落里,市紀委監委的同志們穿上雨靴跳進水池里清掏淤泥與落葉,在晏家灣沱江花園的花壇中,市文化館的同志們正在清理枯枝;在新華路社區東三巷里,玉溪路派出所的同志拿起長桿清理屋檐上的雜物;在玉溪路社區的鐵路沿線,市水務公司的同志們清理著白色垃圾……
通過這次大清掃活動,不僅美化了環境,而且增進了各部門之間的情誼,形成了聯幫包機制。(劉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