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社區治理中,網格管理主體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如何區分社區的傳統行政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
抓好城市社區網格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堅持黨建引領是關鍵,推動多元參與是基礎,強化隊伍建設是保障。近年來,東坡區蘇祠街道為民巷社區黨委積極探索片區治理模式,創新推行“一網運行”體系,實現社區治理提質增效。
黨建引領 打造“蘇心·為民”基層治理品牌
打造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富有東坡文化底蘊的墻畫讓人眼前一亮……走在如今的為民巷,街頭巷尾溢滿東坡先生“為民愛民”的思想。
“蘇心·為民”治理品牌是為民巷社區黨委打造的一大亮點,包括一個中心統調、一支隊伍統管、一張網格統攬。其依托全市小北街片區城市有機更新項目,大力建設集黨群服務、鄰里中心、社商文創等功能于一體的為民巷社區鄰里中心。
為民巷社區黨委書記彭靜玲介紹,“‘一個中心’統籌運用轄區老舊小區、閑置用房等‘邊角料’空間,合理規劃公共休憩、鄰里活動等幸福場景,探索建立勞務、配送、養老、市場管理等社區經濟業態,切實提升老城區治理陣地基礎、豐富服務體系。”
為民巷改造后的小巷街景
自2022年,為民巷社區實施“一網運行”改革試點以來,推動網格與居民小組100%匹配,小區黨支部和自管委覆蓋率達到100%。以網格黨支部為依托,為民巷社區推動市場監管、醫保、環保、消防等10余張社區治理網格,合并到網格黨支部“一張網”。
與此同時,發動群眾成立全區首個小區院落自管中心,建立趣緣隊伍3支、自管委51個、選出自管委成員163名,常態開展文化文藝、衛生環保等鄰里活動,服務5000余人次。
為民巷3號小區協商成立自管委
“社區黨委在社會治理方面注重發揮社區居民的主體作用,堅持依法治理、民主治理、科學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推動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打造‘蘇心·為民’基層治理品牌,形成了具有社區特色的治理模式。”為民巷社區黨委書記彭靜玲說道。
建格建強網格力量,整合多方資源做優鄰里服務
力務借助3D打印筆,構建3D藝術作品……為豐富轄區小朋友的暑期生活,今年8月,蘇祠街道綜合文化站與為民巷社區攜手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3D繪畫課”活動,為孩子們打開了通往創意世界的大門。
為進一步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蘇祠街道在網格組織中建立棋牌隊、歌舞隊等42支趣緣隊伍,重點從退役軍人、離退休干部、熱心居民等黨員群眾中產生“黨員中心戶”,做實“社區、網格、小區、樓棟、中心戶”5級治理架構。
“為做優鄰里服務,我們依托轄區‘街區級-社區級-小區級’三級鄰里中心,為轄區老青婦幼等群體提供鄰里食堂、棋牌休閑、書香閱讀、舞動空間等活動場所,組織轄區趣緣服務隊伍每月開展鄰里交流、文藝匯演等群眾活動。”蘇祠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蘇心鄰里學堂開展三蘇文化課程
在做好鄰里服務的同時,蘇祠街道也在不斷優化網格管理。在小區自管委成立的基礎上,蘇祠街道同步成立了眉山市東坡區蘇祠街道小區院落自管中心,對已成立的336個小區自管委進行統一管理,有效整合社區資源,提高管理效率。
在網格管理中,蘇祠街道注重實現志愿服務供需精準對接。通過完善“群眾點單、網格派單、志愿者接單、社會評單”的機制,確保能夠常態解決好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
蓬萊社區志愿服務隊
為推動網格員更好地履行職責,東坡區還制定了網格工作職責清單,推動網格員融合多個部門職責。同時,依托“網格吹哨、部門報到”的上下聯動機制,蘇祠街道對全區21個有下沉服務資源的職能部門進行了吹哨,投放了50余個公共體育設施、童伴計劃等項目資源,進一步提升了網格管理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優化網格設置 ,實現城市更新與基層治理相融并進
“老街巷有了新味道,不僅顏值得到提升,文化氛圍更足,節點打造富有創意,住在老城區一樣有品位。”為民巷社區居民王先生看到改造后的街巷感慨道。
城市更新,強基礎、補短板,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讓居民生活更有品質,人們常說的“獲得感幸福感”,便是城市治理提質增效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東坡區立足破解城市社區治理體系滯后、多元主體交叉運行不暢等問題,探索“一網運行”改革推動城市更新與基層治理相融并進,不斷增強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核心作用。
緊盯居民小組、網格、小區黨組織三者各自為陣的問題,東坡區采取對內開展走訪調研、對外學習優秀經驗等方式,全面梳理現有網格區域情況,建立包含黨員數量、干部結構、網格運行情況等10余項重點內容的基礎信息數據庫。
按照網格劃分與居民小組基本一致標準,東坡區綜合考慮社區地域面積、人口數量、樓宇街巷分布等要素,按需增減居民小組。“在以往,因存在人員結構、地域交叉等問題,導致小區公共事務無人牽頭,社區管理難度大。”彭靜玲表示,如今通過對居民小組和網格的優化調整,社區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為民巷社區“一網運行”網格服務圖
“有問題向網格員反映”,這是為民巷社區居民的共識,也體現了群眾對基層工作的最大認可。
東坡區改零散小區黨支部為網格黨支部,推動市場監管、醫保、環保等社區治理網格,合并到網格黨支部“一張網”,逐步實現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員、居民小組長三員“一肩挑”,提升網格黨支部書記開展社區治理能力。為規范網格運行,東坡區還建立了分級處置機制、條塊聯動機制和考核管理機制,實現網格服務一呼百應。
“在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支部建在網格上,服務送到家門口’的理念,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提升社區基層治理能力。”彭靜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