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內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總局、省局有關工作要求,對內江市2021年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進行工作部署。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相關科(股)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據悉,為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內江將從即日起至今年12月20日,以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生產銷售“偷工減料”劣質鋼筋線纜、生產銷售劣質兒童玩具等八大領域為整治重點,加大執法力度,查辦一批重點案件,嚴懲一批違法主體,曝光一批違法案例,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會議宣讀了《內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方案》,明確了工作要求,分解了工作責任。會議對開展好“鐵拳”行動做了細化安排,要求全市系統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目標,分解工作任務,加強工作宣傳,強化執法震懾,嚴格考核評比,爭取查辦一批具有代表性、震懾性的典型案例,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會議強調,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將此次行動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抓手,認真落實省局黨組書記、局長萬鵬龍來內江調研重要精神,精心謀劃、精細部署、精準發力,鍛造市場監管執法“鐵軍”和服務發展“鐵軍”,扎實推動內江市場監管工作持續在全省當先鋒作表率,以“鐵拳”行動的豐碩成果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鏈接】此次執法行動重點對以下八項違法行為出“鐵拳”
#01嚴厲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以食用農產品為重點,嚴厲查處銷售藥殘超標的畜產品、水產品及未經檢驗檢疫或檢出“瘦肉精”的肉類,以及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生產經營注水豬肉等;以宣稱減肥和降糖降壓降脂等功能的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為重點,嚴厲查處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藥品的違法行為;以火鍋、湯鍋、麻辣燙、串串香、冒菜等火鍋類餐飲服務經營單位為重點,嚴查火鍋類餐飲服務經營單位采購、使用“地溝油”和不合格食用油脂的行為,以及其他生產加工企業利用餐廚垃圾或餐廚廢棄物(含廢棄油脂)生產加工“食用油脂”或“火鍋底料”行為。
#02嚴厲查處生產銷售“偷工減料”劣質鋼筋、線纜
以建筑用鋼筋、電線電纜為重點,嚴厲查處一批偷工減料、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未按規定要求取得生產許可證或強制性產品認證而擅自生產、銷售,以及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質量標志等違法案件;加大對農村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建材市場以及部分產品生產銷售集聚區的執法力度。
#03嚴查生產銷售劣質兒童玩具
嚴查列入CCC目錄的產品未經認證,擅自出廠、銷售;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銷售“三無”產品;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違法行為。重點關注校園周邊、農村地區和城鄉結合部及網絡銷售。
#04嚴查中介機構“亂收費”
嚴查利用行政職能、壟斷地位指定服務、強制服務并收費或只收費不服務;審批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和主管的社會組織及其舉辦的企業,開展與本部門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行業協會強制企業入會并收取會費,違規開展各類會議、培訓、展覽、考核評比、表彰及強制贊助捐贈、訂購刊物等“亂收費”行為。
#05排查翻新“黑氣瓶”
重點檢查在用液化石油氣瓶制造、檢驗標志,排查自有產權氣瓶的來源,打擊充裝翻新“黑氣瓶”或購自檢驗機構的“檢測瓶”等行為;2021年1月1日以后,對于未設置永久性電子識讀標志的已出廠液化石油氣瓶,依法責令制造單位召回并限期整改。
#06嚴查農村市場“山寨”酒水飲料
嚴查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在同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行為。
#07嚴厲打擊“神醫”“神藥”等虛假廣告
嚴厲打擊假扮醫生、專家教授,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營銷醫療、藥品、保健食品等“神醫”廣告;嚴肅查處捏造事實、混淆概念、制造噱頭、夸大效果以及保健食品宣傳疾病治療功效等各類“神藥”廣告。
#08白酒品質提升執法
重點檢查白酒加工小作坊、銷售者及餐飲服務提供者,制假售假窩點。嚴查使用甲醇、工業酒精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勾兌生產白酒、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藥品等違法行為,經營假冒偽劣、無合法來源、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白酒產品以及白酒小作坊(含小灶酒)采用固態法以外的其他方法生產白酒等違法行為。(鄭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