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內江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內江市市場監管局就內江市維持市場秩序,支持復工復產相關情況作了介紹。
內江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勇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3.2萬余人次,檢查農貿市場、餐飲店、藥店等9.2萬余家次,立案查處涉及疫情相關違法案件99件。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時調整防控策略,主要做了初期“兩禁”、重點“三保”、當前“一扶”的工作。
抓好“兩禁” 阻斷傳播途徑
第一時間成立相關工作小組,聯合制發禁止群體性聚餐和禁止野生動物交易通告并廣泛發布,在農貿市場等地張貼宣傳畫冊1.3萬份。全市勸停或主動取消群體性聚餐16萬余桌,關停活禽交易宰殺點734個。在零售藥店建立購買退燒藥品人員信息使命登記、快捷報告制度,登記信息13.8萬余條,防止疫情傳播。
嚴格“三保” 維護市場秩序
保供應。幫助轉產疫情防控物資相關企業快速完成營業執照變更,辦結酒精投放市場的相關手續,對接專業技術機構對應急生產口罩相關指標開展檢驗檢測,保障全市口罩、防護服、醫療酒精等應急生產線快速搭建;協調推進可用于新冠肺炎預防和輔助治療的“扶正克感顆粒”中藥制劑加快完成優化工藝、檢驗備案、包裝上市等工作。
保價格。倡導全市醫藥行業協會全體成員單位發表“絕不囤貨居奇、惡意漲價”的聯合倡議;在全市范圍內選取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等21個監測點,重點監測豬肉、牛肉、蔬菜水果等20個品種價格,形成鏈條式體系監測;制作宣傳海報,發放價格穩控告誡書6000余份,立案調查58起價格違法案件。
保質量。出動執法人員2600余人次,檢查醫療器械經營單位1850余家次,對假冒偽劣藥品、冒牌口罩等疫情防控藥械立案25件,查扣質量可疑口罩50余萬只;強化“白條家禽”質量監管,推行網絡訂餐“食安封簽”管理,倡導“無接觸”配送服務,督促外賣平臺經營者規范整改額外難題15個,在超市、農貿市場開展大宗食品抽檢20批次。
精準“一扶” 服務復工復產
為推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內江市印發《抗疫情扶企業穩市場十四條措施》,對企業開辟檢驗檢測綠色通道,開設“一窗通”平臺,允許近期到期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證照延期使用到一級響應解除后60日內。
在技術服務方面,內江市建立防控物資標準體系和標準數據庫,梳理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物資標準42條。實行計量器具檢定校準、產品質量檢驗減免優惠政策,為企業免除各類監測費用8.6萬余元。抽檢化肥、種子等30個批次,確保春耕期間農資產品質量安全。對1050家使用單位的17600臺特種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安全隱患123條。
此外,內江市制定了《內江市商貿服務場所營業防控指南》《內江市餐飲經營服務場所營業防控指南》,控聚集、控距離、控時間、控人數,嚴防聚集風險。
截至目前,全市納入生產許可管理的藥品、醫療器械、工業產品、食品、特種設備等企業338家,已復工復產237家,復功率70.1%。(市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