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現有總人口89萬。2016年以來,全區登記排查化解矛盾糾紛 86551件次,其中,婚戀家庭類矛盾糾紛15839件次,占比18.3 %。當前,基層排查調處力量不足,尤其是婚戀家庭類糾紛化解難度大,易走向極端引發“民轉刑”案件。為此,東興區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引入“兩新組織”社會公益力量參與,重點關注“事前發現、事中介入、事后跟蹤”三個環節,著力補齊排查調處力量不足短板,創新“1254”工作模式打造“家事公益人”服務品牌,取得調解實效,提升了市域治理現代化水平。
廣納四方力量,組建壯大公益隊伍
發揮社會組織優勢,廣泛宣傳發動,招募有志于婚調公益服務的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重點包括:離退休老干部、志愿者、執證社工、“甜城義警”以及專兼職調解員、網格員等,與公安、民政、司法、婦聯等綜治力量共同組建一支“家事公益人”隊伍。同時,強化組織保障,落實“以獎代補”等經費,開展業務培訓,不斷提升了“公益人”調解人員素質能力和工作積極性。
巧設微信陣地,搭建兩個線索平臺拓展空間
為延伸婦聯組織在“四新領域”早發現早報告的手臂,線上建立維權線索報告微信群---“護苗陣地群”“護蕾行動群”,重點邀請廣場舞隊、興趣小組、藝術社團、愛心團體、診所、幼兒園等“四新”隊伍負責人入群,發揮其深根基層、成員廣泛、觸角靈敏、反應及時等特點,以及時發現報告侵害婦女兒童線索。線下建設“家事公益人”項目服務樞紐陣地--“家和社”,開通熱線電話并組建工作微信群,接收經基層派出所和鎮(街)綜治、婦聯、民政等相關部門接訪初調后,需要后續調處服務的婚戀家庭類矛盾糾紛。
規范工作流程,劃分五級糾紛烈度分類指導
按照糾紛烈度,作五級劃分并分類指導。對“一級”情節輕微的,按屬地原則,基層隨手調處;對矛盾凸顯,有爭執、謾罵、冷暴力行為的“二級”糾紛,有肢體家暴情形,造成受害人輕微傷的“三級”糾紛,存在毆打、限制行為等造成受害人尋醫就診等較嚴重家庭暴力情形的“四級”糾紛等,經基層初調后可申請“家事公益人”跟蹤調處服務;對侵害婦女兒童行為惡劣,存在高度“民轉刑”風險的“五級”矛盾,落實第一時間強制報告,協同司法部門共同處置。
做好精準服務,提供四項專業支援提升實效
為有效防止糾紛反復,掐滅“民轉刑”風險苗頭,“家事公益人”在具體接案跟進過程中,通過樞紐陣地“家和社”提供了四項專業支持,對需心理疏導的,由“家和社”聯系心理輔導專家公益團隊,為受家暴婦女兒童提供心理疏導和撫慰,平復后續可能激化的家庭矛盾;對需法律援助的,由“家和社”聯系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免費為受害婦女兒童提供法律服務;對需家暴庇護類的,由“家和社”聯系家暴庇護中心,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7-14天免費食宿;對需綜合調處的,由“家和社”派出執證社工,協同開展調處化解和為期三個月的后續跟蹤關注服務。
自2021年3月“家事公益人”項目啟動運行以來,全區“家事公益人”隊伍成員已達216名,“護苗陣地”“護蕾行動”微信群已吸納成員265名,聯動基層團體85個,聯系退休老黨員、退休老干部、樓棟大媽、壩壩舞隊員、藝術社團、幼兒園職工、診所醫護等近2000人,協調解決婚戀家庭類矛盾糾紛72件,多次得到省、市相關領導的高度肯定和群眾好評。(李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