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醫學證明》是新生兒的第一張身份證明,是親子關系的重要依據,是保障新生兒依法獲得保健服務的醫學文書,是戶籍機關進行出生人口登記的原始憑證,意義重大。為全面加強全市《出生醫學證明》安全管理工作,持續推進出生醫學證、預防接種證“兩證”聯辦,嚴厲打擊非法開具、偽造、買賣《出生醫學證明》等違法犯罪行為,壓實《出生醫學證明》簽發機構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的申領、簽發、領取、登記、歸檔、保管等全過程工作,提高出生醫學證明辦證水平,合理控制廢證率,保障新生兒合法權益,根據《內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開展2022年出生醫學證明督導檢查的通知》要求,4月27-29日,內江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執法支隊(下稱市支隊)指派衛生監督執法人員,與市衛生健康委基婦科、市婦幼保健院專家組成市級《出生醫學證明》督導檢查組,在各縣(市、區)婦幼保健院的支持配合下,開展并完成了全市《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督導檢查工作。
按照《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文件要求,督導檢查組通過查閱資料、現場檢查等方式,現場督查了全市5家出生醫學證明管理機構及隆昌市人民醫院、威遠縣人民醫院、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內江云川醫院、資中資州醫院等5家出生醫學證明簽發機構,重點核查了《出生醫學證明》流程公示、辦理須知、出入庫管理、信息核對登記、首次簽發登記、換發登記、補發登記、廢證管理、“兩證”聯辦流程、各項規章制度落實、檔案歸檔及保管等方面情況。
通過檢查發現,各機構建立了證章分離的管理制度,制定了管理人員工作交接規范,簽發人責任心較強,嚴格把關簽發過程,信息登記和檔案歸檔較完善,“兩證”聯辦有效銜接。
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把其他病歷信息填寫在《出生醫學證明》首次簽發登記表上,有的登記表信息填寫不全,個別機構存在兩份登記表相同接生人員簽字不一致、登記表接生人員簽字代簽、登記表接生人員未執行雙簽、雙簽與《出生醫學證明》存根上接生人員不一致、存根上接生人員信息填寫錯誤(填寫為父親姓名或空白或其他信息)、存根上簽發人未簽字、存根上接生人員姓名與母嬰保健證上姓名不一致,存根未蓋公章、《出生醫學證明》相關檔案未及時歸檔,個別機構歸檔的檔案無目錄和清單,檔案室防盜裝置不齊備,空白《出生醫學證明》入庫登記信息不完善。對于此次檢查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市支隊衛生監督執法人員提出了指導意見,并現場下達了衛生監督意見書責令限期整改,對涉嫌違法行為將依法予以立案查處。
市級《出生醫學證明》督導檢查組要求:各縣(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出生醫學證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政治站位,要有大局觀,責任意識;各級婦幼保健業務指導部門要提升人員能力水平,保證教會、學懂、弄通,立足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盡早回應社會關切;各機構相關人員要加強行業自律,嚴格遵守工作流程,做實做細每個環節,對提交的材料要仔細審核,任何手續不全、資料不清的堅決不能簽發。
通過開展本次專項督導檢查,進一步壓實了管理機構、簽發機構和相關人員的主體責任,強化了《出生醫學證明》簽發人員的法律責任意識,規范了《出生醫學證明》申領、出入庫、簽發等相關工作,消除了《出生醫學證明》安全隱患、管理漏洞,促進了“兩證”聯辦落地見效,提升了全市《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水平,有力保障了新生兒合法權益。(林麗娜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