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幫我的兒子找到了療養的地方!”轄區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黃某的母親對大山坪街道社會治理辦工作人員感謝道。黃某于2012年確診為精神分裂癥,并伴有傷人行為,一家三口居住在約60平方米的廉租房,其父母只能利用陽臺隔離單獨空間對黃某進行監管。今年以來,街道開展專項摸排行動了解情況后,多方協調,爭取救助幫扶,將黃某送入了精神病院救治療養。
據悉,瀘州市江陽區大山坪街道結合“三問三亮三提升”主題活動,深入開展特殊群體關愛行動,采取措施強化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管控工作,全力以赴維護社會治安穩定。
營造氛圍強摸排,譜好分析研判曲。街道聯合轄區派出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抽調人員成立9個工作組,邀請專家開展培訓指導。通過調查訪問、入戶走訪等方式開展轄區精神障礙患者調查統計核查工作,摸清底數,全面掌握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的現實表現,確保不留死角。對已排查出的精神障礙患者和新增的精神障礙患者做到逐人見面,逐人排查,逐人評估,逐人登記造冊,做到危險性等級清、去向清、救治情況清和精神狀態清。
多措聯動實管控,擰緊管控責任弦。街道制定精神病患者防控工作預案,成立精神障礙患者關愛幫扶小組,對摸排出來的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科學評估,確定肇事肇禍風險等級,實行分級管控、動態監控,確保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能夠“早發現、早排查、早評估、早救治、早管控”。截止目前,全街共摸排出精神障礙患者331人實行一人一檔,其中A級精神障礙患者2人,B級精神障礙患者16人。
多方攜手補短板,織密關愛服務網。建立街道、派出所、醫療機構、司法所、社區等多部門聯動機制,對工作中發現有肇事肇禍傾向的精神障礙患者,督促其家屬、單位送醫院治療。對家庭因費用困難無法送治的,積極加強與民政部門、社區溝通,多方籌措資金,解決治療經費,確保病人順利入院。對已發病或出現肇事肇禍行為的,由公安、街道、衛生等部門力量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協同配合、妥善處置,將危害降到最低。定期開展回訪工作,做到一周一匯總,一月一總結,一季一查驗,全面了解掌握救治療效和現實表現,關心關愛患者及家屬,力所能及地幫助監護人解決具體問題。
(胡宇 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