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在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尤其對于當前市域經濟的持續穩定和長期的高質量發展而言,振作工業經濟運行具有重要意義。那么,如何振作工業經濟運行?保障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是關鍵和基礎。
過去的一年里,內江市應急管理局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圍繞“有情懷、有辦法、有擔當”,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嚴精準執法,從實精細服務,全面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和本質安全水平提升,消除工貿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實現了全市工貿行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全力助推內江工業發展邁向新臺階。
創新監管辦法 助力企業高標準整治隱患
“噴煤車間1#煤粉倉個別配電箱未采用防爆型,室外消火栓未納入維保范圍,無試水試壓記錄……”在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內江市應急管理局邀請的省安全專家黃梁面對面把排查出的隱患反饋給企業生產安環部負責人。
這是內江市在2022年全國“兩會”、冬殘奧會期間開展安全隱患“把脈問診”服務的縮影。
俗話說,隱患不除,后患無窮。按照四川省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百日清零”行動要求,內江市應急管理局借助第三方機構力量,邀請行業專家在重點時段和重大節日期間,對煤礦、危化和部分重點規模以上工貿企業開展專家查隱患工作。一年里,內江市累計查出工貿企業問題隱患1037個,已整改917個。
內江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市市場監管、市住建局對前期認定的危險化學品老舊裝置企業開展市級復核,督促企業對市級復核、省級深度復核發現的問題隱患制定“一裝置一策”整改方案,線上、線下定期調度企業隱患整改進度。一年里,內江市危險化學品企業老舊裝置方面的57項問題均已整改完畢。
該局還將查處非法違法行為與統籌解決善后問題結合起來,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一年來,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對158家次工貿行業企業開展檢查,發現問題隱患1191個,已整改完成1141個,對19家次工貿企業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調查,處罰罰款 49.1 萬元。
彰顯為民情懷 筑牢營商環境安全底線
為推動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內江市應急管理局督促全市12家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實現了“安全基礎信息管理”“雙重預防機制管理”“特殊作業許可”等模塊的運行,促進了內江市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從無到有的建設。
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處罰與教育結合,引導企業提前排查、管控風險隱患,實現防患于未然,采用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為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工礦商貿等行業企業提供專家上門、技術幫助、法律咨詢等多種服務。
制定工貿行業重點企業每年分級分類檢查計劃,對風險小、管理好的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減少檢查頻次,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
在內江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背后,離不開內江市應急管理局立足職責,堅持服務靠前,精準施策,持續推進應急管理政務服務營商環境建設,筑牢營商環境安全底線。
2022年,內江市應急管理局在開展執法檢查過程中,對于47戶首次輕微違法企業不予處罰,跟蹤指導企業進行隱患整改,有力維護了安全生產的良好環境。特別在2022年“9.08”和“11.16”疫情期間,該局采取“線上+線下”安全監管模式,在線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指導閉環生產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整改,為保障物資生產,有力抗擊疫情奠定了安全基礎。
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在原來“最多跑一次”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企業辦事流程,對安全設施審查、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評審申請等,一律線上受理,業務人員線下服務,確保真正做到“在家辦件,零跑腿”。
展現應急擔當 助力工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頁巖氣+”是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內江頁巖氣資源量2.2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儲量超過5000億立方米,但苦于內江沒有完整的頁巖氣產業鏈,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產業優勢,便不能促進內江經濟發展。
2022年,內江頁巖氣綜合利用循環經濟園區被列為內江市重點項目,落戶威遠。內江市正利用豐富的頁巖氣資源,建設園區,推動頁巖氣“生產-存儲-應用-深度利用”全產業鏈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市頁巖氣綜合利用產值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
為了推進項目在威遠縣快速落地,內江市應急管理局積極協助威遠縣申報省級化工園區,協調推進重難點工作,落實問題整改。經過市級復核和省級深度評估后,威遠頁巖氣綜合利用化工園區已順利通過四川省第二批化工園區認定。
工業發展離不開能源。內江作為老工業城市,除了頁巖氣資源,煤炭資源在內江能源中也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保障能源企業安全生產,是助力工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基礎。
內江市應急管理局堅持保安全就是保供應,從抓好煤礦安全監管,壓緊壓實監管專班、聯系包保、安全巡查、駐礦盯守責任做起,進一步加強電煤保供期間監管執法工作力度,統籌做好安全與保供,一礦一策,成立一礦一專班,指導煤礦做好風險研判、災害治理、系統優化等工作,特別是2022年7月高溫天氣以來,派駐專班指導煤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及時解決煤礦遇到問題和技術難題,推進煤礦安全、平穩生產。
開展履約專項檢查,實施電煤供應日匯總、周通報機制,推動煤礦按計劃供應電煤,全面完成省級下達電煤任務。2022年,全市生產煤炭110.31萬噸,同比增加37.59萬噸,供應電煤36.87萬噸,有力保障了工業企業的用煤需求。
業精于勤,行成于思。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將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緊圍繞工業安全監管的核心任務,忠實履職,堅定前行,助力內江實現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振興崛起,為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產業強市和區域物流樞紐提供安全保障。(孫元偉 曾 靜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