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在形形色色的消費中,你掉進了哪些陷阱?當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時,應該如何維權?下面,讓我們了解這起因商家隱瞞二手車真實車況的案例吧!
2019年12月,黃某某在筠連縣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13.18萬元購得二手車一輛。購車時,這家公司向黃某某承諾該車輛無水泡、火燒、重大事故等對車輛質量有重大影響的事實,并在《舊車買賣協議》中載明。不料,原告在使用該車輛后不久便出現問題,通過“4S”店查詢獲知,該車輛于2019年9月發生過重大交通事故。深感被欺騙的黃某某多次找該公司要求退款未果,遂將其訴至筠連縣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原、被告簽訂的《舊車買賣協議》,被告全額退還原告購車款,并按購車款3倍賠償原告損失。
筠連縣法院受理此案后,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法律關系簡單,符合簡案特征,于是將該案移交快審團隊進行調解。經過法官多次分別做原、被告雙方調解工作,讓雙方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考慮,最終達成撤銷該《舊車買賣協議》,原告將車輛返還給被告,被告退還原告購車款13.18萬元,并賠償原告損失3萬元的調解協議。這起因誠信引發的矛盾得以和平解決,即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給被告敲了警鐘:做生意應當誠信為本!
消費權益保護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筠連縣法院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案件的審理工作,筑牢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