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筠連縣法院巡司法庭通過“法官+特邀調解員”和“線上+線下”的方式訴前成功調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既化解了矛盾糾紛,又修復了雙方友情。
案情回顧
薛某芬與楊某秀系鄰居關系,且雙方關系較好。2014年,楊某秀以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為由向薛某芬借款6萬元,雙方約定了借款利息。后,楊某秀先后向薛某芬支付利息1.8萬元便未按約定支付利息,薛某芬要求楊某秀償還借款,經多次催收未果,將楊某秀訴至筠連縣法院。
法院收到案件材料后隨即與楊某秀取得聯系,楊某秀表示差欠薛某芬錢款系事實,應該償還,但因其目前經濟困難,無力履行還款義務。承辦法官考慮到本案事實清楚、法律關系簡單,符合訴前調條件,且雙方系鄰居關系,如簡單判決不利于修復雙方關系,在征得雙方同意后,邀請轄區特邀調解員聯合開展調解工作。
因楊某秀在外務工,無法到法庭參加調解,辦案人員遂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組織雙方開展調解工作。經過向楊某秀釋明拒不還款將面臨的法律后果,讓薛某芬念在雙方多年情誼,且楊某秀目前確實經濟困難,從情、理、法等方面反復進行溝通,最終,促成薛某芬與楊某秀達成和解,由楊某秀償還薛某芬借款4萬元,薛某芬自愿放棄差欠的借款利息,該糾紛得以成功化解。
近年來,筠連縣法院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多元解紛機制作用,助力基層社會治理,以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宗旨,讓人民群眾在案件中感受到司法溫度。